“之前就說過,我這部電影選擇的賽道與以往的電影都不太一樣,沒有參考性,而我又還是一個新人導演,不存在其他名導身上的票房號召力。
但《那些年》是一部用心拍出來的電影,我敢說沒有辜負投資人、劇組、後期、以及演員的辛苦付出,相信觀眾也不會辜負我的電影。
嗯,如果非要我預測一個票房,我覺得《那些年》應該值得8000萬吧。”
陳東前麵的話還都誠誠懇懇,結果到最後來了一個大轉折。
8000萬票房?
這個數字怎麼這麼耳熟呢。
哦,前一周《手機》的首映禮上,馮小綱導演也是這麼喊的。
丫的,從《那些年》定檔12月25日開始,這部電影就一直在碰瓷《手機》。
如今《手機》都上映一周了,還碰瓷。
這是逮著一隻羊薅到凸的節奏啊。
會場很多反應過來的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
“丹晨,和陳導演對手戲,感覺怎麼樣?”
“陳導,既然沈佳宜都要結婚了,為什麼你會安排男主在婚禮上親吻女主?”
……
《那些年》的首映禮結束不到三個小時,一些門戶網站上就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影評人關於這部電影的好評。
至於為什麼是好評,你品,你細品。
【國內最年輕的導演用他的新電影《那些年》告訴你,什麼叫做青春校園片!】
【陳東導演預測《那些年》的票房可以達到8000萬,是自信,還是狂言?】
【追憶青春,追憶我們學生時代那朦朧而美好的愛情……請12月25日走進電影院,觀看《那些年》。】
【《那些年》——一部可以喚起你青春的校園電影。】
【……】
一夜匆匆而過。
12月25日。
清晨。
剛剛吃過早餐的《那些年》主創人員,在陳東這個導演的帶領下,開始了他們這一天的路演。
“陳導,你長得這麼帥,為什麼要去當導演呢?”
“丹晨姐,我,我是你的粉絲。”
“丹晨老師,你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