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我隻是想給孩子他媽一個家》全本免費閱讀
《繡春刀》劇組在橫店舉行殺青宴的時候,網上已經出現了新聞。
不過是一片唱衰之聲。
原因是擁有鬼才之稱的徐客導演嘔心瀝血三年之久,改編自梁羽生經典小說拍出來的武俠大製作《七劍》,
撲街(gai)了!
雖然這部電影首日票房取得了800萬的成績,首周票房也砍下了5700萬。
但它的投資成本是1.4億,演員更是雲集了香江的‘天王’黎民、甄誌丹、楊彩妮、劉家量,內地的張婧初、孫宏雷、陸繹……
這麼豪華的班底,徐客導演在電影上映之前的期待,不說對標好萊塢大片,至少也能和老謀子的《英雄》扳扳手腕吧,結果票房還不如一部僅投資五百萬的小成本喜劇片。
簡直慘不忍睹。
投資方血虧。
拋開《七劍》的劇情不談,這部電影集結了大導演、大投資、大牌雲集、經典武俠IP等一係列成功元素。
但它還是沒能拯救日漸衰弱的武俠電影,也難怪陳東的《繡春刀》才剛殺青,媒體也好,網友也罷,甚至是業內人士,紛紛‘跳’出來替他‘默哀’!
如果隻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很多熟人打電話過來安慰他。
“媽的,老子的電影連後期都沒開始做呢,整得好像已經撲街了一樣。”
忒!
簡直影響心情,搞得他都有點不自信了。
“我說東子,你把我們叫過來排練,怎麼自己一直在旁邊接手機呢?”
聽到周陽抱怨,陳東不耐煩的將手機揣進衣服兜裡,嚷嚷道:“來了來了,催什麼催。”
他剛走過來,羅縉出聲道:“我說東子,雖然咱這隻是一支臨時樂隊,但也不能沒有名字吧?”
“有必要嗎?你都說了是臨時的。”
“有,可太有必要了,就算是以後跟人吹牛咱也有底氣不是。”
“對對對,婭文說的沒錯,有個名字將來吹牛才有說服力。”
“不光如此,也是一個懷念啊。”
見名字問題得到這麼多人的擁護,陳東也不固執,點頭道:“行吧,那大家集思廣益,給我們的臨時樂隊起個名字。”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黃博眼睛一亮道:“就叫臨時樂隊如何?”
“也太隨意了吧?”周陽和江藝燕兩個女生都表示反對。
接著,兩女生、朱婭文和羅縉都提供了一個或幾個樂隊名字,比如什麼星星樂隊、蝴蝶樂隊、快樂樂隊、一飛衝天樂隊……
“行行行,打住打住……讓你們跟報菜名一樣報下去,那我們今天也彆排練了,這樣吧,暫時就叫做臨時樂隊,之後如果能想到更好的名字再改。”
陳東作為樂隊‘主唱’,話語權最重,直接一錘定音,然後拉著大家一起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