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隻要有自已的北境邊軍,就算大晉朝廷想借著自已遠在京城,登基為皇的時機,大舉地進犯北境,他也可以輕易的抵擋,到那時候,隻有他三皇子,才真正占了所有的好處,其他人淪為他的打工仔,沒人從他手上占得了便宜,就算國力第一的大晉也不行。
可旁觀者清,作為局外人的林宇,看得更清楚。
三皇子是有能力,但大晉也不是真的拿北境邊軍沒辦法。
大晉的軍隊戰力天下第一,這也是他們能在諸國的紛亂中,占據了最大領土的底氣,也是他們最強國力的體現。
可大晉軍隊與大楚的北境邊軍交戰,起碼有千兒八百此,卻向來輸多勝少,就很反常了。
如果率領大晉軍的主將是庸才也好理解,可事實上,駐守大晉南邊的將領,是天下名將之一的上官化極,此人是全天下都數一數二的猛將,有百戰百勝的稱號。
三皇子的軍事能力雖然也很強大,但還是不能跟上官化極這樣的人相比的,然而,每次雙方的交手,都是上官化極小吃了些小虧,然後敗退回去。
這其中的詭譎,林宇老早就看出來了。
上官化極之所以每次都沒儘全力的交手,就急忙的敗退,有一個可能是他在養寇自重。
不過,上官化極對大晉忠心耿耿,當今的大晉皇帝也對上官化極是信賴有加,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上官本人在大晉的官爵威望僅次於東王拓跋雄。
大晉的這對君臣,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上官化極根本不可能出養寇自重的事。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大晉就想將三皇子李坤養著。
李坤雖然是皇子,但隻是庶出,不受大楚皇帝和朝廷的重視,大晉這邊有意的縱容豢養,讓這個鬱鬱不得誌的皇子,數年間成為了北境戰無不勝的大將軍,甚至影響到皇位的繼承,這一手棋下的十分高明。
隻有三皇子具有了現在的威望,才能夠參與奪位的大爭,還掌握了不小的優勢,這也是多年的征戰勝利,讓他養成的盲目自信使然。
而現在,就到了收割的時候了。
三皇子自以為用兵如神,得意地返回大楚京城,開始掀起了攪雨,讓本混亂的大楚變得愈發的前途不明。
大晉朝廷達到了長久以來,苦心布局的真正目的,就是養成了一個給大楚帶來亂局之人,可以從此人身上拿到從前無法想象的戰略優勢,和其中種種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隻要應對得當,很可能大晉一戰就將大楚半數的國土奪下,到了那時候,大晉將擁有真正可以一統全天下的實力,比當年的大秦皇朝還要強大。
“這次由我親自來抵擋!”林宇沉聲道。
此戰必不簡單,不但麵臨了東廠,繡衣使的眾多高手出手,三皇子肯定也會不惜餘力的出擊,勢必要滅了使團。
隻要三皇子贏了此戰,太子將徹底的出局,再借助大晉朝堂的施壓,三皇子將獲得皇位。
可如果三皇子傾儘全力的一戰輸了,恐怕就沒有武力上奪位之戰的底牌。
那時,東廠,繡衣使的戰力全都被打的殆儘,三皇子也受到重創,那他最後能依仗的,隻有遠在北境的軍隊,而軍隊是不能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