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想到的是,皇帝卻是連一點台階都不願意給,竟然想讓軒轅城主動地求皇帝,讓自已出山,這副姿態,確實有些過了……
不論如何,也該皇上求賢若渴,虛心懇請軒轅城出山才對。
何畢光覺得自家君主很不地道,但也是沒辦法,晉國皇帝極其的好麵子,他之所以一意孤行想要徹底吞並了大楚,而不是隻拿下大楚北地就收手,其中就有骨子裡太好麵子,想要在天下人麵前證明自已的原因。
這種做法,身為一國之君是不應該的,但他既然做了出來,當臣子的也沒有什麼法子。
又說到軒轅城這邊,他一開始就不應該那麼低建議晉國皇帝的,他這個皇叔,怎麼會不知道侄兒的性格,如果語氣放好些,順著皇帝的意思來,指不定晉國皇帝就放棄攻略全大楚。
就是因為軒轅城刺激到了晉國皇帝,皇帝這才試圖掃蕩整個大楚,這麼看來,軒轅城的內心還有些怨氣的。
這位城王爺畢竟是悍勇無雙的一代驍將,自然長著的傲骨傲氣,現在的局麵,也是兩人互不相讓,硬碰硬的結果。
但軒轅城心係大晉,沒有和自已的侄兒爆發了直接衝突,他步步退讓,從不再理會朝堂上的紛爭。
如今何畢光也不確定,自已真能請軒轅城出山,因為皇帝現在的做法,多少過了。
軒轅城是心係晉國,可不是心係晉國的皇帝,如果皇帝陛下這麼咄咄逼人,搞不好軒轅城反而會倒向了敵人。
站在軒轅城的利益上考慮,如果和大楚達成合作,利用晉國皇帝南征大楚造成的糟糕局麵,振臂一呼,依靠自已多年的影響力,逼皇帝退位,然後求和大楚,就可以極限的保全大晉國力,以後還有反擊的機會。
這才是軒轅城最好的選擇,晉國皇帝如此玩火,很可能將自已推向大晉和軒轅城的反麵。
何畢光無可奈何。在他的立場上,忠於大晉皇帝比忠於大晉更關鍵,因為他的一切都是來自於大晉皇帝,如果不能報效皇帝,他還有什麼資格去見對方。
問題是自已主公的做法實在是讓人無語的很,何畢光再智計百出,也不知道怎麼去解決。
他唯一可以做的,隻有硬著頭皮趕赴目的地,去請軒轅城。
皇帝的要求是讓軒轅城首先低頭服軟,但身為說客的自已必須將姿態做足,至於軒轅城肯不肯接受,那就隻有交給上天來決定了。
這位傲骨錚錚,才乾無雙的城王爺,到底會不會低下頭,誰也不知道。
就在何畢光出發前往牧州的時刻,林宇也收到了大晉皇帝暫停進兵的情報。
北境關內,眾將領聽到這個消息忍不住歡呼雀躍,所有人都認為,肯定是北境關大戰的結果太震撼,讓大晉皇帝都忌憚無比,哪怕他能調集了七十萬兵馬,都沒有把握攻下才九萬大楚兵據守的北境關。
大部分人都認為,此次大戰的危機已經消解,要不了多久,大晉皇帝就會退兵。
對此,林宇卻不置可否,他當即召開了軍議,讓所有的將領來分析大晉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