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毓十歲的時候,盧植就逝世了,他的兩個哥哥也在戰亂死去,當時袁紹還在跟公孫瓚交戰,遍地饑荒戰亂,盧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獨自撫養哥哥的遺孀和孩子。
在他長大之後,文帝曹丕聽說了他的事情,將他召來,提拔了他。
從那之後,他開始兢兢業業的做事,他跟那些名士們都不一樣,他跟盧植一樣,是一個堅決的務實派。
他很厭惡那些喝酒服散整日清談的名士們。
當曹叡厭惡夏侯玄諸葛誕等人的時候,此人進了皇帝的眼,曹叡就讓他舉薦一些務實的大臣。
盧毓舉薦了很多人,他所舉薦的人,又舉薦了很多人...可以說,在朝中,他的地位雖然比不上高柔,可是,作為真正的務實派領袖,他的門生故吏遍布在所有最關鍵的位置上。
若是得罪了此公,大魏的行政體係就要崩潰了。
他如今執掌尚書台,雖然尚書令是由司馬師來兼任,可真正下達命令的人卻是盧毓。
司馬懿對他很是敬重,積極拉攏他,司馬師更是如此,頗有讓權的意思,司馬昭在他眼裡,還真的就是個小輩。
“老夫尚且還有要事,將軍明說就是。”
盧毓也不願意浪費時日,說話很是直接。
司馬昭抿了抿嘴,方才說道:“還不是群臣的事情。”
“這些時日裡,群臣紛紛上書給太尉與我,希望我們能聽從陛下的安排,可我們哪裡有這樣的功德能接受陛下的恩德呢?”
說到恩德的時候,司馬昭甚至咬起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