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司馬家也配?(1 / 2)

毌丘儉看著麵前畢恭畢敬的華表。

“原來是華君啊,不必多禮,請坐吧。”

華表再次拜謝了毌丘儉,這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他的身邊,模樣很是乖巧。

毌丘儉打量著他,笑著說道:“當初在洛陽的時候,我們常常相見,算不得友人,也能算是舊識,今日再見,何以這般拘束呢?”

“大將軍神威,先擊胡酋,屠其王城,又敗吳賊,斬獲數萬,天下誰人不敬呢?”

毌丘儉沒有回答,嚴肅的說道:“當初你的父親還在的時候,文帝在吳國取得大勝,他卻曾上奏說: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應該注重農業生產,安定百姓,隻要為百姓們解決了饑寒的危機,積累十數年,外賊不攻自破。”

“文帝聽從,收兵養國,廢除舊的製度,安定百姓,鼓勵農桑,使得大魏國力大漲。”

“我常讀博平敬侯諸多奏表,每一次都覺得受益匪淺。”

“如今你帶著詔令前來淮南,是為了安定百姓而來?又或是為引起戰亂而來呢?”

華表頓時無言以對。

華歆因為負責禪讓的儀式,故而在後世名聲不是很好。

可是在曹魏這邊,他的名望是非常高的,他的私德極高,為人清貧,舉薦提拔都很公正,不結黨營私,甚至,作為世家大族的他,曾上書曹丕,認為提拔官員隻看道德是不對的,要對他們進行考試,考察他們的才能,然後再委任。

雖說知識被世家大族壟斷,這樣的選拔還是對世家有利,可能不會考出一群隻懂得服散的狗賊。

同時,他還勸說曹丕,讓他不要總是打仗,勸說他改變曹操時的軍管製度,放寬社會環境,將精力放在讓百姓吃飽的事情上。

曹丕之所以在曹魏民間的名聲不錯,其中還是有華歆的功勞。

王朗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在後世的名聲不是很好,可他的私德也不差,也曾多次勸說曹丕,讓他減少對百姓的刑罰,扶助幼弱,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華表趕忙說道:“鎮東大將軍,我此番前來,乃是為了安定百姓而來的。”

“哦?願聞其詳。”

華表這才大聲說道:“將軍,您的功勞,天下人都是知道的,當今廟堂想要以您為太尉”

“好了何必再說這些呢?你是個君子,我不願意在你的麵前說謊。”

“司馬師的行為,人神共憤,他讓我前往廟堂,不就是想收走我手中的淮南精銳嗎?”

“你還怎麼說是為了安定百姓而來呢?”

華表茫然,欲言又止。

他看著凝視著自己的毌丘儉,苦笑著說道:“將軍,我真的是為了安定百姓而來的,既然您以實言告知,那就請允許我用實言回答。”

“將軍因為自己私人的喜怒,就想要引起一場戰事,這將會牽連周邊數個州郡,最後獲利的隻能是蜀賊和吳賊。”

“我這次前來,就是為了平息這場戰亂啊。”

“我前來的時候,大將軍幾次叮囑我,若是他有什麼得罪了您的地方,他可以親自向您請罪,隻要您願意到廟堂裡擔任三公,他不會再說起過去的事情,您的宗族之人,都能封侯,大將軍願意與您共治天下,保我大魏江山。”

“大將軍乃是仁德之人,實在不願意看到我大魏同室操戈,無端的給了蜀吳方便。”

“大將軍有言,可以授予您土地,給與您官爵,可以與您聯姻,讓您的宗族與國同貴,他可以發誓,絕對不會追究過去的事情。”

華表硬著頭皮說著這些話。

毌丘儉忽然大笑了起來。

“是要指著洛水來發誓嗎?”

華表頓時啞然。

可此刻又不能退縮,他再次說道:“將軍,我可以擔保,大將軍絕對不會謀害您,大將軍對您還是非常敬重的他曾多次說,您是大魏棟梁”

毌丘儉無動於衷,隻是輕輕搖著頭。

“這不是我所重視的。”

華表再次問道:“大將軍,那您到底還有什麼顧慮呢?您到底想要什麼呢?隻要您開口,大將軍都可以給您”

華表實在是無法理解麵前這個人,他到底為什麼要鐵了心的跟大將軍作對呢?

名望,官爵,土地,大將軍什麼都能給你啊,到底是為什麼呢??小說

毌丘儉看向了遠處,回憶著過往。

“我父親出身貧寒,太祖皇帝不在意他的出身,提拔了他,使我一家不再為衣食而憂,文皇帝又重用他,給與重任,使治一郡之地。”

“父親逝世之後,文皇帝看我幼弱,就提拔我來陪伴明皇帝。”

“明皇帝不在意我才能短淺,對我甚是信任,恩寵有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