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是卷起來了,外麵卻躺平了。
先是內閣首輔周延儒捐了五千兩。
後麵一個比一個少。
有的大臣捐半年俸祿,也有捐三個月的,多是助餉百兩銀子。
他們擔心捐多了會給皇帝留下貪官的印象。
按照官員俸祿製度,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一年四百二十石,俸祿折合白銀大概大幾百兩。
於是千兩白銀以下的數目頻頻報出。
有的官員甚至隻捐了二十兩,也不知是真清官還是假清官。
司禮監倆太監忙活了一整天,一共收到十五萬兩銀子。
大概夠前線大軍開銷三五天......
崇禎看到助餉簿後,表情很懵逼。
整個京師上千個京官助餉,就隻有十五萬兩銀子??
他以為自己看錯了。
待確認數字無誤後,崇禎又命人兩個司禮監太監打了一頓,問他們招不招,是不是貪了?
倆太監哭死!
“皇爺,都在這兒了,老奴全程親自督查的。”王承恩在一旁說道。
“是嗎?”崇禎看了他一眼,想要將他也打一頓問問。
想到王承恩是信王府邸的老臣,很快便收回了懷疑。
崇禎重新拿起那份助餉簿,盯著紙麵冷笑一聲:“好啊,一個個好大的忠心!”
他的目光從內閣大臣張四知、魏照乘等人的名字上一一掃過,心頭怒火熊起。
他們個個家纏萬貫,卻隻捐銀百兩?
崇禎並非深居簡出,在深宮內對外一無所知。
他當信王時常微服私訪京城市集,購買物品,體察民情,對物價一清二楚,多次戳破采購宦官說高價錢的謊言。
內閣大臣張四知,去年其老家費縣城遭劫,家產損失不小。
崇禎偶爾得知,其名下房產有兩處,大小瓦房七十九間,莊園四處,田地未經丈量,至少有萬畝良田!
如此財富,竟隻捐銀百兩!
還有這些大臣,能在京中為官的,有幾個清貧的?
哪個當官的家裡沒有生意?
與他們的實際收入相比,那點俸祿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簿上之人,皆可殺!”
崇禎將助餉簿擲於地上,咬牙切齒道。
他真希望,自己是活閻王,助餉簿是生死簿,他可以隨手劃掉那些令人作嘔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