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等人的投靠,讓知世郎王薄興奮不已。泰山寇實力大增,這使得野心勃勃的王薄不再滿足僅僅在泰山郡稱王稱霸,更想著占據整個徐州,然後稱王……再聯合其他勢力,推翻大漢王朝,逐鹿天下。
王薄想的挺好,其也有這個資本。麾下能臣眾多,再加新投的陳勝、吳廣、陳友諒、李垂等人,哪怕忠誠度不高,但從形勢來看,他們為了對付陶謙和戚繼光等漢將,在短時間內還是不會脫離泰山寇王薄的。
此時徐州泰山郡賊寇,知世郎王薄,宴請陳勝吳廣等人。宴會之中,商議如何對付戚繼光和陶謙大軍!
這時毒書生李垂吐言,漢軍當前不知王薄與陳勝軍合並。敵明我暗,可趁機埋伏一波……
此言一出,讓在場所有將領眼前一亮,仰慕的眼神投在李垂身。這言的確可行,戚繼光等人甚至都不識泰山郡知世郎王薄!
若是戚繼光貿然領軍進入泰山郡,王薄便可帶著部下隱於暗處,運用陷阱、奇謀、野戰等,使得戚繼光大軍人數逐漸減少,隨後四分五裂,化為灰燼。
“李垂先生妙計,吾王薄敬先生一杯。”
王薄看了李垂的才華,表示自己的尊重敬佩之情,舉起斟滿美酒的碗,浮一大白!
李垂見王薄此舉,眼前一亮,接著便是很好的將內心的想法壓製下來。當前為陳勝軍的軍師,若是棄陳勝而轉投王薄,實在是不厚道。
即便自己是陳勝綁來的,但其厚待自己,讓自己感動不已。故不會轉頭投靠王薄!
陳勝吳廣等人見李垂沒有接受王薄敬酒,心中皆是鬆了一口氣。而後為緩解尷尬,陳勝起身浮一大白,表示對王薄的感謝。
宴會進行了半個時辰左右,王薄軍中的將領已然與陳勝軍將領活絡認識。其中陳友諒與那王薄軍中將領:鬨天龍、彭虎、郭子和、郭方預、白瑜娑交好!
就差香跪拜,結義成為兄弟了……
這陳友諒滿是心機,雖說是跟著那陳勝吳廣等人暫時投靠王薄。但其野心,使得其魅力爆發,與那王薄部下將領關係密切!
宴會結束,知世郎王薄已然了解陶謙軍和戚繼光軍的大概實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報告!漢軍抵達泰山郡!”
一斥候前來彙報情況,引的那知世郎王薄大怒。自己不去找那漢軍麻煩,反倒是他們來找自己麻煩?既然敢到泰山郡境內,那就要給這些漢軍有點顏色瞧瞧!
王薄氣急敗壞,大手一揮,喚來自己兩員心腹愛將,孫華和趙萬海。
命令他們倆,帶一萬士兵與那吳廣一同,去阻擊埋伏戚繼光等人!李垂的話,一直在王薄腦海中回蕩。
泰山郡密林山地較多,可隱蔽於山林之中。借助火攻或是陷阱,不廢一兵一卒傷那戚繼光等人性命!
“末將遵命”
二將領命,隨即去喚那陳勝軍中的吳廣,讓其為大軍出謀劃策。畢竟這吳廣對戚繼光和陶謙軍的情況了解較多……
有其帶路或是幫助,也為孫華和趙萬海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如此一來,戚繼光等人不知有埋伏,一頭紮來陷阱之中,死傷慘重恐怕難以避免!
二將領命以後,便是點萬人向南邊進發,往南邊泰山郡邊緣處的那奉高、梁甫兩縣進軍。
再轉至戚繼光等人視角,他們北泰山郡,在這一路小心謹慎行軍,生怕遇到陳勝吳廣等人的埋伏。
抵達泰山郡境內後,便是派遣斥候前往打探消息,這不打探還好,一打探就暴露了蹤跡!
知世郎王薄在泰山郡作威作福有些時日,暗線遍布四處,那戚繼光麾下派遣出去的斥候向著一砍柴夫打探情報,砍柴夫直接會意這斥候想法,謊報情況以後,便是火速向著附近暗線統領彙報情況。
那暗線統領再將情報彙報給知世郎王薄……戚繼光大軍進入泰山郡不到兩日時間,這王薄便是清楚了戚繼光等人的行蹤。
王薄除了派遣心腹愛將孫華和趙萬海出戰,還讓陳勝和陳友諒、李垂等人,帶著本部士兵去戚繼光大軍必經之路進行陷阱和埋伏。
雙重布局,隻待戚繼光等人險入……
可惡至極!
這王薄與陳勝相比,倒是有些腦子。再加其布局劃策皆是詢問毒書生李垂,這就使得其計謀被不斷完善,可行度高達百分之八十。
戚繼光等人不識知世郎王薄,聽了回來彙報情況的斥候的話,一路北向著奉高進發。
“咳咳!泰山郡一片欣欣向榮,應該沒有遭到賊人的破壞吧……”
戚繼光率軍一路走來,泰山郡境內並沒有出現千裡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慘狀。
不說全部富裕,但勉強裹腹還是可以達到的!戚繼光大讚泰山郡太守賢明,孰不知那泰山郡守已然被王薄架空,成為一具傀儡。
王薄作為泰山郡無冕之王,怎麼會看著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其也是百姓反叛,故深知百姓反叛的危害。故其在起義成功並且架空郡守以後,便是派遣麾下文官對整個泰山郡進行治理。
同時眼線什麼的,遍布泰山郡每個角落……
戚繼光渾然不知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若是其知道這些欣欣向榮之景皆是王薄這位起義軍做成的,又不知會是怎麼樣的表情。
或許是詫異,又或許是驚訝,更或許是歎惜!
“大軍進發”
對於泰山郡,戚繼光心中無比滿意,自認為是多慮了。這泰山郡欣欣向榮,怎麼會有賊人存在呢?或許臧霸所思是多慮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而去!
戚繼光大軍抵達奉高縣,正欲進入歇腳。卻被人阻擋在城外,死活不讓進……這是怎麼回事?
“將軍,吾感覺不對勁,但是不知哪裡有問題。咱們先不要貿然進入吧!”
梁師泰拍馬來到戚繼光身旁,對其勸說道。這話說真的,救了戚繼光大軍所有將領的身家性命!
戚繼光在抵達奉高縣外時,見城門未開,便是準備帶軍靠近後高呼。而那城牆之下,孫華帶領五千弓箭手隨時待命,就等戚繼光傻不愣登的靠近城,再一舉探頭出來,萬箭齊發!
“所言極是!還是先命令斥候進去打探一番吧,行軍當萬分謹慎,不可有一絲馬虎。”
話畢,戚繼光大手一揮,派出一支十餘人的斥候軍。讓他們先行進入城中,打探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