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漢軍是想坐山觀虎鬥,隔岸光火,坐收漁翁之利。介時咱們起兵反叛王薄之時,漢軍突然撤軍,使得王薄歸來。
那咱們可就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了!”
李垂不愧是高智人物,一出口就拿捏到點子上了。他想的的確和漢軍那裡想的差不多,不過漢軍戚繼光、董昭等人是真心要滅殺泰山寇王薄,故其口中所言,漢軍的突然撤軍實在多慮了,子虛烏有……
陳友諒點頭稱是,接著便是靠近李垂。二人對那漢軍與王薄當前的對抗,做出分析!此時漢軍和王薄對抗,正是自己率眾火並泰山寇的絕佳時機,若是不把握這個機會,之後再想把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此時不論漢軍是真的對付王薄還是假的對付王薄,反正王薄已經下了泰山。機會絕佳,千載難逢!
“先生,咱們應該怎麼辦。那王薄對上漢軍,估摸著最少五日才會有結果,咱這五日時間,應該怎麼辦?”
陳友諒不願放過這個機會,故其詢問軍師李垂,問其是否有辦法,讓自己穩操勝券,五日時間順利吞並泰山寇王薄軍。
李垂沉思不語,簡單詢問陳友諒這段時間和王薄麾下哪些部將關係交好?
“這……不瞞先生您說,我這段時間多次結交周文舉、冉肇、寧道明三位將軍,並且與他們稱兄道弟!
前幾日一同飲酒之時,他們三人伶仃大醉,抱怨那知世郎王薄自私自利,乾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並非英雄也。不識才、不善用、忠奸不分……”
對於這三將,陳友諒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可以將他們攬入自己陣營當中。
除了這三將,陳友諒還拜訪結交了高雅賢、盧南、劉世徹、樓世乾。從交談之中,陳友諒得知這四人對王薄不識忠偽,冷落老臣表示寒心!
故陳友諒認為,隻要自己以那王薄不知用人這個錯誤為切入點,引起他們內心深處的共鳴。然後對四將曉以利害關係,則可順勢攬四人加入己方陣營。
王薄麾下部將被陳友諒攬走近半,使得陳友諒可支配泰山軍的兵權達到了五分之二,再加上陳友諒自己本部的兵力和部將,火並成功的幾率極大!
李垂雙目璀璨,看向陳友諒的眼神中充滿了認可。此時的主公陳友諒,比之先主陳勝,能力要強上許多……這天下之大,自己主公陳友諒逐鹿群雄,也未嘗不可!
此時的李垂已經徹底效忠陳友諒,隻見其低聲提醒陳友諒,言那王薄麾下軍師劉蘭成城府極深,能力與自己不相上下。若是要吞並泰山王薄,那這個家夥就是一個攔路虎,必須要將其解決。若處理不好,則可能會滿盤皆輸!
簡單介紹一下這劉蘭成,七十二路煙塵之一。
其在隋朝時擔任鄱陽郡書佐。涉獵經史圖籍,能言成敗事。
性情凶狡,見隋末天下將亂,各地交通不便利。當時北海郡富饒,劉蘭成羨慕,與強人勾結,攻破其家鄉的城邑。
武德年間,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安撫大使,劉蘭率宗黨前往歸順。以功累遷尚書員外郎。
《資治通鑒》記載有所不同,說劉蘭成中過明經,在綦公順攻打北海郡的時候,幫助守護北海郡城。
後來被宋書佐陷害,投靠綦公順。用疑兵之計,幫助綦公順攻下北海郡城。
劉蘭成安存老幼,禮遇郡官,待宋書佐之禮如舊。又幫助綦公順擊敗海陵臧君相,隨綦公順投靠李密,李密失敗,投靠唐朝李神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