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西涼,董卓處!
尚在苦惱如何解決叛逆的李文侯、北宮伯玉、韓遂等人之時,麾下探子前來彙報當前局勢情況。
黃河九曲韓遂反殺李文侯和宋揚等人,意圖雄踞一地而稱霸。北宮伯玉和邊章兩軍遭到重創,亡命逃竄,不知去向!
“李文侯還有殘部?可是那爾朱榮領軍?”
董卓高居上位,滿麵凶色,在聽聞韓遂意圖稱霸的訊息後,滿臉的不屑一顧。但在知道李文侯殘部竄逃之事時,頓時起了興趣!
在一眾叛逆賊人當中,韓遂雖有威名,卻不足為慮。相比之下,董卓更加看好那李文侯麾下大將爾朱榮,其才華宛如璀璨耀眼之新星。若是能夠將其收入麾下,稍加培養,日後必可獨領一軍,為自己建功立業做出貢獻。
故此,董卓特意詢問其下落
“義父大人!據斥候所傳情報得知,那爾朱榮此時正領殘軍於武威郡境內。似要重整旗鼓,為李文侯報仇雪恨。”
董卓新收義子史思明擅察言觀色,其在得知義父詢問爾朱榮訊息之時,當即邁步出列!將方才所獲悉的情報通通告知於董卓,並自告奮勇,願領一支偏軍前往爾朱榮部進行勸降。
“勸降?”
聽到勸降二字時,董卓陰沉黯淡的雙眸中閃過一絲精光。但轉瞬間又黯淡下去,好似對於史思明之能力不甚看好!
董卓神情變化逃不過史思明的雙眼,見義父對自己所言無動於衷,史思明內心雖微寒也透亮,明悉董卓對自己能力表示懷疑。故繼續作揖所言,願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勸降爾朱榮部,提頭來見。
“我兒史思明足智多謀,定是有妙策可拿捏爾朱榮部。勸降之事十拿九穩,此等重任非你莫屬!”
史思明態度強硬,為通過勸降爾朱榮來展現自己的能力,不惜立下軍令狀,如此氣魄讓董卓刮目相看。故董卓特批史思明帶上董淝和董平、華雄三將,以及五千飛熊軍和五千西涼鐵騎,前往與爾朱榮進行交涉!
勸降順利,萬事大吉。勸降不順利,史思明和爾朱榮隻能留下一個
“義父大人放心便可,三日之內定讓爾朱榮俯首稱臣。”
史思明拱手作揖,接過董卓親授兵符,頭也不回的前去調度軍隊。半個時辰過後,領著一萬精兵揚塵而去。
同一時期,西涼另一處異軍突起!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代的馬騰,集結其本地精壯,組建臨時軍隊,以麾下將領龐德、程銀、張橫、成宜為副將,起兵聯合韓遂,進而與漢陽人王國合兵,自號“合眾將軍”,共同推舉王國為主帥,率領其部眾,寇掠三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涼局勢混亂不堪,靈帝聞詢再次暴怒,當堂下詔要求武威郡董卓速速派兵前往解決西涼內亂,內亂不除,董卓提頭來見!
在史思明領軍與爾朱榮進行交涉的同時,北宮伯玉和邊章帶領殘軍東逃,藏匿於安定郡之中,秘密聯係匈奴首領徹裡吉、迷當大王、沮渠蒙遜以及被攜帶出世人物的李廣利後人李軌。
欲要借助援軍之力卷土重來,對付韓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