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沛國!
自袁術出汝南已有三日之久,陳到和呂方兩將緊隨其後,一齊朝著沛國太丘方向疾馳而去。
路途漫長且枯燥,袁術不禁思緒起上次係統給王猛植入的身份情況:隱居於沛國太丘,期待明主的出現,靜候風雲之變而後動。
對宿主心懷好感,曾婉拒來自張角、董卓、曹操、劉備、孫堅、田虎、陳友諒、竇建德、袁紹、韓馥、楊堅、公孫瓚等諸侯遣派來的使者的相邀。
“王猛之賢不亞於管仲、樂毅, 今其婉拒各路諸侯相邀,不正是意向於我軍,而羞於放下身段入仕嗎?文人扭捏,我親自前去便是!”
袁術三人疾馳入沛國境內,先行尋得符離縣駐軍將領高繼能,向其打探隱居在太丘的王猛消息,奈何高繼能啥也不知道……
“末將初來乍到,尚且未聞王猛先生之賢名,還請主公贖罪!”
駐軍將領高繼能一臉慚愧的俯身拱手抱歉,袁術三人見他這番模樣也就沒有繼續再盤問下去,主動駕馬離開了符離縣,向著高柔所在之地竹邑縣進發。
複行兩日,一行人抵達竹邑縣,縣令高柔出城十裡相迎,歸城期間袁術與高柔談及太丘王猛之事,高柔知無不言,袁術方知王猛的相關情況!
王猛至太丘隱居已有數年之久,他親自在田地中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日裡喜愛吟唱《梁父吟和屈原的《離騷,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樂毅、管仲相比,尋常百姓聞之皆恥笑他, 但他卻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 隻道燕雀焉知鴻鵠之誌哉!
雖然尋常百姓不承認他的才能,但平日裡與其交好的張良和蕭何卻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有道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此言放在王猛身上卻是不足為過。
“你意思是說王猛先生還結交了張良和蕭何兩位先生?”
“正是如此!”
袁術雙眸中精光乍現,此時他大概猜測到係統要求自己務必三顧茅廬邀得王猛出山輔佐的原因,倘若自己按照係統所言,很有可能可以買一賺一。
事不宜遲,直上太丘尋得王猛!
辭彆高柔,袁術一行人馬不停蹄趕赴太丘,從太丘百姓們口中打探得知王猛所在之地。
“先生大才,你們倆切莫失了先生顏麵,倘若惹的王猛先生不願投入我軍,我定饒不了你們。”
……
太丘,雲龍峰!
雲龍峰高聳入雲,晨伴夕陽、昏隨晚霞,雲霧繚繞處可俯瞰重巒疊嶂,陡崖峭壁。
崖上合抱鬆柏之木下建得一間茅屋,屋外墾的數畝良田,田內又有數人正在耕作。
“在下豫州袁術袁公路, 前輩可是王猛王景略先生?”
袁術畢恭畢敬的走到田內農夫身前,謙卑的俯身拱手行禮,卻聞那農夫表示自己並非王猛,而王猛先生此時應該居於茅屋內,若要尋他可以前往茅屋叩門!
“多謝前輩,公路感激不儘。”
禮貌拜辭那位農夫以後,袁術便帶著陳到和呂方倆將轉身向王猛所在的茅屋方向走去,他們三人身影漸行漸遠,絲毫沒有留意到身後那位農夫眼神中閃爍著欣賞的光澤。
行至茅屋外,袁術輕叩木門,靜候一刻鐘有餘卻未能有人開門迎接!
“屋內無人?”
袁術再次輕叩外門,卻還是無人回應,直到黃昏日暮降臨,三人方才離去,路途中再次偶遇那位農夫,將今日之事告知於他,農夫朗聲笑道,這王猛先生今日未在家中,必然是去尋好友張良去了,明日應該會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