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將領集結,劉邦環顧帳中諸將,見眾人皆至,於是便將董賊暴行和當朝皇帝受辱的情況告知給他們!
場中諸將得知董賊暴虐行徑以後,皆怒目圓睜,嚷嚷著要斬殺此賊,匡扶漢室。
端坐於帥椅之上的劉邦眼神微眯,其掃視帳中諸將一番,見群情激憤、軍心可用,心中不由得一喜,遂見他昂首挺胸含笑看著身旁的軍師陳平!
陳平瞬間會意,當即便邁步出列,於堂中央躬身行禮,順著劉邦的心思提出建議:“董賊暴虐,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其卻無此二人之才,自新帝繼位以後,便把持朝政、大肆享樂、屠戮世家、夜宿後宮、肆意妄為,根本不把聖上及文武百官放在眼裡。
將軍您率軍伐董,乃正義之師,俗話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下英豪皆會對將軍刮目相看,此良機亦是我蜀地大興之征兆!”
陳平話音剛落,便又見樊噲和彭越、盧綰等人一齊出列,躬身對著劉邦行禮,而後附議此次出征伐董之事。
“本將軍本就有伐董之圖謀,隻不過蜀地崇山峻嶺,吾軍要想順利抵達司隸,恐怕不易!
先生可有妙計,助我軍翻山越嶺,奇襲董賊後方,為虎牢關外的諸侯義軍分擔壓力?”
想要出蜀地進攻董賊所處的司隸,單是翻越那半途中的崇山峻嶺,便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李白所著《蜀道難中便有說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劉邦想要在短時間內抵達司隸,並且趁著董賊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奇襲董賊勢力的大後方,這無疑是困難重重。
“蜀地難行,在下卻是有辦法,可使大軍日行百裡,僅需一月餘便可抵達青泥隘口!”
青泥隘口靠近藍田,再往東行數百裡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雄關,函穀關!函穀關再往東南方向,則是伊闕關、太穀關和軒轅關,若是再繼續向東北行,便可在虎牢關下與諸侯聯軍會師。
軍師陳平朗聲一笑,隨即擊掌示意站立在自己身後的巨靈神將早已準備好的蜀地地圖掏出來,以供眾人觀閱!
“諸位將軍且看,蜀地崇山峻嶺,若想出蜀抵達司隸,則從此路通行,可大大減少趕路的時間。”
陳平雙眸中閃爍著睿智的光澤,其輕搖手中握著的一捆竹簡,對著蜀地地圖的中央部分描畫出一條路線,此時此刻場中諸將們的視線隨著那竹簡的移動而移動,最終看出了陳平所述的那條路線。
“率部旅自成都出發,一路往北過廣漢、落鳳坡、綿竹、涪城,再然後入梓潼出劍閣,沿江北上跨過定軍山,便可在最時間內出蜀。
再然後渡漢水,過駱穀,兵至子午穀,便可伺機奇襲藍田及青泥隘口。倘若奇襲藍田未果,還能再往南遁入深山當中,尋找機會攻打武關!
對於吾軍而言,無論是攻下了藍田還是青泥隘口,亦或者是武關,都能在接下來的戰役當中占到絕對的優勢。”
蜀地道路崎嶇,即便是通行這般最快捷的路線,亦是要耗費月餘的時間,故此劉邦特意書信一封,命人送去前線正與張魯交戰的劉璋那裡,讓劉璋調遣部分將領帶上數千善於攀岩挖道的士卒過來協助。
在劉邦的設想當中,既然路線已經確定好,剩下的便是直接率軍通行,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務必要在諸侯聯軍正式與董卓開戰前,離開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