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覲見(1 / 2)

妝宦 萬蓮生香 7158 字 11個月前

次日一早,敬妃就染上了風寒,病勢洶洶。太醫診過脈之後,迎禧宮的小廚房傳出陣陣濃鬱的藥香。娜妥得知敬妃生病,便命人包了不少好藥前來探望。到了迎禧宮卻被宮人擋在門外,說是太醫囑咐的,敬妃要好生休養不能勞神見客。娜妥隻得怏怏的回到華陽宮去。

宮裡發生的事對神機司的影響不大。

裴錦瑤坐在廊下的小杌子上吃冰雪冷元子。韓鶴蜷著兩條大長腿,笑嘻嘻的問她:“好吃嗎?”

就見嫣紅的小嘴兒一張一合,“好吃。”

韓鶴笑得像是拐賣小孩兒的壞人,“那你能教我飛天遁地,撒豆成兵嗎?”

裴錦瑤橫他一眼。找錯人了吧。她要是會飛天遁地,撒豆成兵還用得著受呂琅的閒氣?

“開玩笑,開玩笑。”韓鶴尷尬的摸摸鼻子,“我知道你們這樣的高人不輕易收徒。我就是隨口問問。”

自打兩人在從眾居吃了頓飯,韓鶴隔三差五的就來神機司套交情。還經常問一些古古怪怪的問題。例如,邪祟跟鬼打架到底哪個能贏。黔南和京城的露水味道有何不同。取黑狗血就得要狗命,是不是太殘忍了些?有沒有代替黑狗血的血呢?用十惡不赦的人的血就很好啊,還能為民除害,一舉兩得。

裴錦瑤時常被他問的啞口無言。但也不覺得討厭。畢竟他每次都不會空著手,鮮果點心一買就是三份,給小密探和老文的打賞也不少。

“跟你說件事,你彆生氣。”韓鶴道。

裴錦瑤嗬嗬乾笑,“怕我生氣就彆說了吧。”

“說還是要說的。不說我心裡難受。“韓鶴清了清喉嚨,“鹿璟真人賭你求不來雨。押了一千兩。我緊跟著就追加了一萬兩。銀子是小,咱們神機司的氣勢不能輸不是。”

“你可真是吃飽了撐的。”這話她忍了許久,終於說出來了。前前後後兩萬兩銀子了。“你要是嫌錢多,不如辦癘人坊或是慈幼局。也能落個好名聲。”

“我就是想幫你造造聲勢。反正都幫過一次了,就索性一幫到底。你也不用覺得欠了我的情兒,我就是覺著你這小院整的不錯跟你說話也不費勁兒。得空過來坐坐挺舒心的。”

弄得跟受了老大委屈似得。裴錦瑤白他一眼,專心吃冷元子。

“你說的癘人坊和慈幼局我記下了。等七皇子回來了跟他一塊斟酌斟酌。”韓鶴覺得這個提議正經不錯,能為劉仹賺取賢德的好名聲。

反正最終受益的都是百姓,誰做都一樣。裴錦瑤咬著羹匙嗯了聲。

“明兒你去華陽宮彆帶著嘴去。在外邊說話再難聽,人家看在你年紀小不懂事份上不跟你一般見識,在宮裡就不成了,說不得就招來殺身之禍。尤其娜妥性子急躁,惹上她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樣的。”韓鶴頗為鄭重的說道:“長公主殿下想讓她嫁到京城,凡事留一線以後好相見嘛。”

也不知是誰喜歡把事做絕了的。裴錦瑤不情不願的應道:“我曉得了。”

韓鶴丟給她個算你識相的眼神兒,站起身理理衣袖,“走啦。回去換身衣裳,晚上進宮吃好吃的去。”

裴錦瑤涼涼頂他一句,“您還是悠著點吧,打扮的太出挑小心被人招贅哦。”氣得韓鶴磨著牙走了。

……

用罷午膳,韓皇後微閉雙眼歪在美人榻上。胡美蓮給她揉捏著小腿,“昨晚陛下與長公主殿下談到很晚,可惜陛下沒讓人在跟前侍候。陛下從華陽宮出來直奔迎禧宮。敬妃娘娘病得這樣巧,長公主殿下豈能甘心。”

經過昨日的晚宴,韓皇後想要拉攏平邑的心思不由自主的淡了下來。做過王後的人,終歸是跟以前不一樣了。

“隨她們折騰去。”韓皇後哼道:“平邑自恃身份意欲左右陛下的決斷。她這麼做無非是自取其辱罷了。陛下看在往日的情分容忍她一時,以後可就難說了。”

胡美蓮不由得想起娜妥驕縱的神情。像她那樣沒規沒距的女孩子彆說皇家就連一般的官宦人家也不會願意娶回去的。

“平邑剛動了把娜妥嫁給俶兒的心思,敬妃就病了。由此可以看出陛下不願促成此事。我們先從旁看著他們較勁。這場戲定然精彩紛呈。”韓皇後吐口濁氣,“平邑見著呂琅了?”

“見到了。”長公主殿下與獨虎王子遊禦花園時偶遇呂國師,他們在賞春亭裡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呂國師對裴神機使明褒暗貶,長公主殿下倒是對裴神機使極為回護。但也沒有斥責呂琅。”

聞言,韓皇後輕笑出聲,“這個呂琅還真是迫不及待。”

“興許長公主殿下或多或少都是念著裴神機使的救命之恩的。”胡美蓮猶豫片刻,問道:“要不要在長公主殿下跟前多編排些裴神機使的不是?”

華陽宮的宮人多是韓皇後安插進去的眼線,想要遞話或是掌握他們的行蹤易如反掌。

“不用多此一舉。”韓皇後張開眼,“平邑知道自己在宮中的一舉一動都會落入有心人的眼睛裡。她又怎會明明白白的表露出不喜裴三?如此,豈不是恩將仇報?至於她心裡怎麼想,隻有她自己知道。你著人探探她給裴三的賞賜便知端的。”

胡美蓮恍然道:“長公主殿下命人取出一對玉麒麟包了起來。想必是給裴神機使的。”

“玉麒麟?是那對高麗國進貢的?”

那對玉麒麟儀風帝也喜歡的緊,把玩了幾日才收到庫裡去的。平邑回京,儀風帝就從私庫裡挑了些擺件送到華陽宮去。其中就有那對玉麒麟。賞給裴三的話,絕對是抬舉她了。

“不是。高麗國進貢的長公主殿下命人擺在寢殿了。她拿出的這對貌似是益州知府送的。”

平邑從遼東到京城,沿途許多官員孝敬。回宮以後那些禮物也一並入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