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上市,乘著日本市場的繁榮,可以獲取巨大的利益。不僅僅是融資撈一票,更重要的是,新飛電子科技公司在日本市場的市值,可以作為在全球其他市場融資的參考。這麼一來,以此作為依據,全球圈錢的大計,就能有保證。
除此之外,90年代日本股市經濟陷入長期的低迷,在日本上市的公司股票,必然會變得非常低廉。那時候,則是可以低價私有化退市,進一步擴大利益。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企業收割日本的步驟,很多在80年代撐著日本經濟和股市繁榮而選擇在日本東京交易所第三部發行股票的外國企業,後來都陸續因為成交低迷和股價非常低廉,即使是以高於市場價格價格進行私有化退市,也是有巨大的套利空間。即使是跨國公司的大股東不這麼做,也會在中小股東的壓力之下,跨市場贖回股票,以增厚其他股東的利益。
比如,一家公司主要是在美國上市,美國上市的每股價格20美元,但是在日本市場受到市場不景氣影響股價僅有10美元。由於美國的投資者占據大多數,這些投資者發起投票,要求公司花錢贖回日本的股票,那麼,公司的董事會也不得不重視。而由於,日本市場的交易冷清,小股東數量也較少,沒有什麼話語權,隻能任由其他國家的股東,投票廉價贖回日本市場的股票,隻要贖回的價格不低於日本市場交易價既是合理。
而在融得到5950億日元的資本之後,新飛電子科技公司,把融資所得的資金,大部分都用於投資日本東京的寫字樓,其他一部分則是投資實體店,擴大在日本市場市場的銷售和服務網絡。
當然,也投入了一部分資金用於研發,但是這部分的投資很少,不過是雇傭一些日本當地人,研發更符合日本市場消費者審美品味的產品。簡單說,就是設計外殼為主。核心的部件,根本接觸不到。而生產部門,也放在中國,而不是在日本,畢竟,日本雖然管理製度,相對於西方國家優秀一些。但是……再好的管理製度,也不過是節省一些成本和費用。而日本彙率、地產的大漲,造成的人工成本大增,使得在日本投資工廠變得無利可圖。
簡單說,融資獲得的資本,用來搞研發,這純粹是扯淡。未來的升級產品dvd,早就在新創意電子集團的實驗室中有了原型機。等到時間合適,把dvd專利打包授權給新飛電子科技,就足以完成其技術的升級換代。
而新飛電子科技,大部分的技術專利壁壘其實的很脆弱的,更多是通過新創業電子科技的授權。一旦新創業電子科技收回這些專利的獨家授權,其專利優勢將會迅速的化為泡影。
正是因為,真正的核心技術的掌握在非上市公司體係,所以,林棋才放心的把新飛電子科技公司分拆上市。chapter();</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