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31日,林棋代表新創業影視娛樂集團跟香港政府旗下的文康廣播科簽署了一份資產轉讓協議,將原本屬於香港政府直接運營管理的電台,納入旗下,成為一家私有廣播電台。
而將香港電台納入旗下之後,新創業係不僅僅擁有紙質出版平台、電視台,而且,還擁有了一家老牌廣播電台。
老實說,廣播電台的商業模式,相對於電視台而言,不在一個層麵。
但是,從人才梯隊培養而言,廣播電台卻是擴大了電視台的平台範圍。一些廣播節目,是可以給電視節目做人才儲備.
比如,廣播劇、電台音樂等等節目,這些節目,就可以作為電視節目的有益補充。
林棋作為一名聲控,對於華語配音比如日語配音,有點耿耿於懷。而中文影視、動畫、遊戲的配音人才的培養,也是需要專門的平台的。傳統的電視節目作為平台,培養成本高,而且,未必合適。
但是電台節目培養,卻是比較合適的。電台節目更講究聲音,所以,其他娛樂產品的聲音所需的人才,應該是通過電台來培養。
“恭喜你,林先生!香港電台,今後就是你們的全資子公司了。”香港政府官員尹建新微笑說道,“今後,我們廣播處就不再直接經營廣播電台,而單純作為一家政府機構存在。當然,希望今後香港電台在貴公司旗下,能夠更好的為公眾服務。”
林棋笑道:“當然!在收購之前,我已經有周密的規劃,未來香港電台隻會更好。”
“希望吧!”香港電台雖然是港英政府的財政包袱,但畢竟運營多年,不少的電台員工,都算半個整個公務員,以前是其同事,尹建新自然不希望電台結局不好。
……
相對於電視而言,廣播電台誕生的曆史更早一些,最早在1906年聖誕節前夜,美國的費森登和亞曆山德遜在紐約附近設立了一個廣播站,並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廣播。廣播的內容是兩段笑話、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獨奏曲。這一廣播節目被當時四處分散的持有接收機的人們清晰的收聽到了。
其後,世界各地都開始流行無線電愛好者收聽和播放廣播,不過,這些都是小眾愛好者,不定期也不固定頻道播出一些無線電波。
直到月,美國匹茲堡第一家獲得經營牌照的商業電台誕生,無線廣播才漸漸的開始了商業化。
香港電台也是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老牌廣播電台,最早這家電台可以追溯到1923年,由香港的一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所搭建。其後,官方介入了電台經營,民間愛好者建立的電台被合並到官方,成為了政策宣傳和教育的喉舌。
二戰時期,日軍占領香港時,香港電台一度停止運營。到二戰結束後,廣播電台的名稱才正式命名為香港電台。
在電視普及之前,香港電台靠著其先發優勢,成為香港廣播行業的壟斷者。後來成立的廣播電台影響力跟它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而在電視媒體已經成為主流,並且,香港的兩大免費電視台tvb和星辰電視台都是民營。再加上,香港回歸已經鐵板釘釘,港英政府已經是回歸之前的留守政府,也沒有沒必要掌控香港的方方麵麵。
在香港回歸之前,港英政府和英資企業,不斷的向香港地方的華人資本出售各種以前想要買也難買到的資產。這既是因為,英資並不看好香港的前景,所以,決心落袋為安,反正這資產都是增值了幾千倍甚至上萬倍,即使將來還要漲,對於這些布局較早的老牌英資而言,不過是少賺一點而已。
在回歸之前,香港政府也是大規模的甩賣資產,與此同時,基建工程比以往增加了更多。當然了,港英政府是存在一些私心,這些大型的基建工程,絕大部分的利益都是被英國的財團賺走了。因為,英國不能直接搬空香港的財政,隻能通過迂回手段,掏空香港。
但是,錯有錯著,回歸之後香港的地價比之前又有了巨大的漲幅。以至於,基建拆遷費用,會比以往昂貴的多,這些回歸之前突擊規劃上限的基建項目,後來,反而給香港省下了不少錢。算了原本包藏禍心,卻算是做了一些好事。
香港電台被收購之後,林棋和黃錫照連夜召開了會議,對於電台的員工和管理層進行安撫。
……
1985年6月1日,香港最大的廣播電台,香港電台宣布了一條新聞,電台正式以1億港元的價格被星辰電視台收購,成為星辰台的全資子公司。
這一則新聞發布後,整個廣播道一陣轟動。
畢竟,目前整個香港大部分的電視台和電台都集中在廣播道,因為有五大電視和廣播台在一條街道上,於是,這條街被稱之為廣播道,而業內也把這一帶稱之為五台山。
經過多年的變遷,行業格局早就不是這樣了。而是變成了以tvb和星辰台兩大電視台成為雙寡頭。至於,傳統的廣播媒體……抱歉,現在大部分家庭會把娛樂的時間用在電視機上,而不是收音機。
雖然,廣播還是有一些用戶,比如一些汽車司機,車載的終端還是以廣播為主。但是,廣播的市場份額真的跟電視沒法比。
香港電台經營的比較穩定,這是因為,它過去並不是以營利為主。反正,賺到的廣告收入,僅占其運營資本的很少一部分,實際上,它是掛靠在政府旗下,每年都有政府撥款。當然了,不少民眾對此也不以為然,認為一家商業電台,憑什麼要用納稅人的錢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