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重回八十年代(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464 字 11個月前

這個做法其實也沒什麼不好,雖然團隊的領導人可能一開始要費更多的精力。但是,團隊成型之後,未必就比挖學術界的大佬要弱。

“半導體技術不僅僅體現在工藝製程的提升,也體現在材料工藝的進步。材料進步看起來不像工藝製程進步那麼耀眼,但實際上,脫離了材料進步,任何工業技術的發展,都走不長遠。研究材料,最關鍵的不是你有多少知識儲備,而是你細心和耐心。你可能一直研究配方,但運氣不好,長期一事無成。也有可能,運氣好了,很快就能出成果。當然了,不是說什麼也不懂的傻子,也能出成果。實際上,最基本的你都不知道,那麼,即使實驗裡麵出現了偉大而奇跡,你也因為自己孤陋寡聞,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就錯失了獲得榮譽和利益的機會!當然,作為材料研究的團隊,如果我們運氣好了,知識紮實,有足夠的耐心,那麼,一旦出成果,也意味著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至少,在我們這樣是私營科技公司是這樣的,林蒙科技公司研發出了成果,後續在市場上賺了錢,參與研發的人員,科技根據項目貢獻的比例,進行分成。如果是公司委托的項目,八成的收入入當然的公司的,但我們卻可以拿兩成回報。如果,是我們自己申請的新項目,公司投入的成本,算作是融資,最終,我們申請更多的追加融資,研發人員的分成權益自然是越來越少,如果,我們用很少的融資就研發成功,比如,項目估值1億元,公司出1000萬拿10%的權益,那麼,研發人員最多可以拿90%的收入!”

此時,林蒙科技公司材料所的研究主任張昊向著一批新嫩露出一副老師的樣子:“當然,作為還沒有多少經驗和知識的你們,隻能一麵學習一麵進步,我會儘快的向大家講解,我們新項目的基本知識點和注意要點。一星期之後,項目就開始……對了,我們的口號是學習使我快樂,如果,你們不能一直保持這種求知心態,以苦行僧一般的定力長期做下去,恐怕很難在科研行業取得什麼成果!”

“是,張老板!我們會努力的!”十多名學生心悅誠服,這批學生雖然大部分來自於清華、北大之類名校,但是,目前國內的高校資金有限,所以,科研導向型的高校學生,卻未必接觸過什麼項目。

隻有到了研究生級,才有可能逐漸接觸到一些比較有意義的研究項目。但是……高校研究生隻有一些生活補貼,工資待遇遠遠不如林蒙科技公司呀!在選擇留校深造和到林蒙科技公司拿高薪之間,很多學生毫不猶豫的選了林蒙科技!

由於大量高素質人才之間的競爭,使得林蒙科技目前招的新人,平均素質也是一屆比一屆高。這些人的素質,基本上都是理工生素質,也既國內的工程師紅利!

中國由於曆史原因,長期工業和科技水平落後。導致對於科研和工業崇拜程度遠超過任何一個國家。

在民國時期,所謂大師雲集,那純屬扯淡。因為,民國時期國內一堆國學、文科大師,基本上的空談為主。理工生的比例不到高校學生的10%。

在新中國建國不久,就是喊出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政策導向導致了,全民學理工科,高校招生80%的都是以理工科為主。這個比例,在全世界曆史上也是罕見的。雖然,未必所有的人都適合當理工男和工程師,很多人學會了屠龍技,畢業後卻發現自己根本用不到專業,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去當科學家、研發人員的。

但對於林蒙科技公司而言,國內就太容易招到廉價合適的工程師人才了。基本上,從義務教育、中考、高考幾個階段,已經給科研導向型公司做了初步的篩選。智力不足,或是吃苦耐勞能力欠缺,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已經被排出在外了。

這樣招進來的人,即使是新人,用不了幾年,也絕對是能帶一個科研團隊的人才。

林蒙科技公司既有不俗的基本工資和福利,又有高額的項目分成。另外,公司內部建立了局域網,局域網內部有論壇和圖書館,員工根據自身的閱覽權限,可以調閱不同等級的書籍、資料和代碼。這裡麵不少的資料都是來自於未來,蒙欣篩選修改一番後,上傳到數據庫中。有些資料,可以直接啟發研發人員,搞出一個領先世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成果。

也正是因此,林蒙科技公司大概的國內外最佳的科研聖地,普通的工科狗想要出研發成果,混成學術權威,最佳的辦法就是留在林蒙科技公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