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鄭先生!您的牌太大了,恐怕一時半會,虎門影視基地,找不到跟您身價匹配的戲!”小陳說道。
“能給個配角不?這裡不是你們新創業係的地盤嗎?每年都有2億大製作!”鄭少秋不由羨慕說道。
想當初,鄭少秋還是林總的房客,若是當初林總還不好那麼發達的時候,果斷的抱粗腿,哪會讓肥肥拿捏到現在這般地步。
“好吧,長期的合作,估計您可能不願意。我們簽一個短期協議,我給你在影視城內找些活乾。傭金抽10%,等您不想要繼續合作了,就通知解約。合約裡麵沒有違約金,不會對您產生什麼約束和限製。”小陳思考片刻後,相出了一個最好的合作方式。
畢竟,新星娛樂公司的定位,是挖掘廉價的內地明星。而不是身價昂貴的香港明星,以目前新星娛樂的財務狀況,全部的資金還不夠支付一名巨星的經紀合約的簽字費。
所以,給鄭少秋這樣的明星跑腿找活乾,也隻能算公司的短期業務。
……
現在是1987年,眼看著就要到十月份了,而王安電腦公司的衰敗,雖然從80年代中期,pc的大行其道就已經注定。
但爆出破敗的形象,還是在87年10月的股災之後。這個股災對於一些發展良好的科技企業,即使股價暴跌,後來也會漲回去,並且還能夠創新高。
但是像是王安電腦這樣的破船,後來不僅股價沒有恢複。甚至隨著公司業績越來越差,持續的虧損,最終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當然了,王安電腦公司雖然輸給了大勢,但絕對不是一家弱者。甚至,無紙化辦公,也是起源於王安公司的文字處理機。後世的電腦辦公,也是借鑒了文字處理機的一些概念。但是大行其道的個人電腦屬於通用的生產工具,而王安電腦屬於用途狹窄的專用電腦。
用戶買了王安電腦公司產品,依然還需要購買其他的公司的個人電腦。但是,購買了個人電腦的用戶,卻未必需要再買王安公司的文字處理機,即使是為了打印,也僅需要給電腦增加打印機。這也就是王安電腦公司,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
王安電腦公司在技術上,其實相當厲害的。能夠自己研發生產cpu,能夠自己研發硬盤,能夠自己研發操作係統,能自己造文字處理軟件,能自己製造打印機……隻不過,他的這一套係統,是給王安文字處理機係列產品專用的技術,而不是兼容性良好,平台開放的通用技術。
甚至連後來的微軟大王比爾蓋茨都說,如果王安當時能夠完成他當時設定的第二次攻略轉型,也許現在就沒有今日的微軟了,可見王安個人的實力與其建立的公司多麼的強勁,但即使如此,他們王家依然要破產了,而原因,自然就是王烈這個第二任董事長的鍋。
王烈作為王安的大兒子,從小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沒什麼危機感,自然也就學業無成,乾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那種。而王安最錯誤的決定,大概就是讓王安電腦公司變成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他直接扶持了自己兒子王烈上位,才加速了公司的敗亡。
之前林棋不是沒有考慮過收購王安的電腦公司或者與其合作,因為此前王安電腦公司生產的文字處理機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文字處理機器,是當時美國辦公室主流設備。由於其保有量巨大,所以,在美國辦公室中的普及率,甚至超過辦公用途的盤古電腦、pc和蘋果電腦的總和。
在王安電腦鼎盛時期,它是美國五百家大企業中排名第一百四十六位超級公司,王安更是被譽為美國前十大富豪,華人世界也是僅次於林棋的超級富翁。以王安的驕傲,也很難屈居於林棋之下。
如果王安個人的身體還健康,能夠有精力治理公司。說不準,其公司還能通過一係列的調整,重新定位其產品線,即使規模縮小,也不至於破產。
但是,1985年的時候,王安就被診斷患了癌症,病痛的折磨讓他對於公司的管理有些力不從心。也正是因此,王安將自己的能力平庸的兒子王烈,扶持上位擔任了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