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收購協議通過,林棋再質押一部分資產,是可以輕易籌集到430億港元的資本,用於哥倫比亞影業的並購。
“相對於索尼對於哥倫比亞音樂和影視一起收購,我隻對哥倫比亞影視業務感興趣。所以,55億美元的天價,隻針對哥倫比亞影業。當然,如果哥倫比亞願意的話,我可以最快速度完成交易。——林棋”
《每日美國》上,出現了這個一條新聞,一下子讓這攤渾水被攪的更渾濁了。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林棋在新聞中報價攪局之後,並未受到美國民眾的抵觸。反而,很多美國民眾並未覺得中國能在經濟上威脅和統治他們。基本上覺得,中國人收購比日本人收購更好。
畢竟,現在日本的資本在美國橫行報道,無所不在。
而中國人的投資,卻是非常罕見。
一兩家影視公司被中國收購,在現在的美國人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
而且,媒體刻意引導下,讓美國普通人感覺到,林棋是站在他們一邊的,為了阻止日本人控製美國,才出手搶奪哥倫比亞影業。
而針對新飛電子壟斷一事,美國民眾並沒有什麼感受。畢竟,新飛公司的產品物廉價美,售後服務態度也很好,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這是一家口碑很好的公司。
“賣給索尼公司,還不如賣給新創業,至少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一部《黃飛鴻》,索尼公司能做出什麼來,難道拍二戰日軍戰勝美軍的電影來侮辱我們嗎!”
“哥倫比亞是時候做出決斷了!”
林棋看著新聞的報道,內心很高興,在這個話語自由的地方,他真實感受到了一張嘴可以殺人的力量。
而林棋的更是未經過談判,就先在媒體上發出55億美元的報價!
這個價格一出手,哥倫比亞公司吃了一驚,索尼公司也是吃了一驚,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料到半路會殺出一個林棋。
更加可怕的是,林棋的報價太高了,遠遠比索尼能給出的報價超出了13億美元,林棋提供了長達三十頁的書麵材料,其中就哥倫比亞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的規劃。
材料表示,新創業將會保留哥倫比亞獨立經營,會繼續雇傭更多的美國人。與此同時,改善員工待遇,提升影視劇的產量。提供更多跨國合作拍片的機會,即使是過氣的好萊塢的演員、導演或其他職員,甚至有可能到海外去發展,重新發揮餘熱。
這一份材料相當的詳細,其中就整個企業文化、組織、管理、業務、人員和客戶等內容,一一細化,融合新創業和哥倫比亞文化背景的差異,可謂是花了很大的一番心思。
與此同時,新創業係宣布,將來的投資影視作品,將會采取觀眾打分機製。觀眾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對電影進行打分。哥倫比亞影業如果被收購,會優先選擇那些觀眾喜歡的導演和演員,而不僅僅是獲獎的導演和演員。
美國民眾虎軀一震,看到了希望,這樣的收購方,真可謂是非常厚道。價格給的足,並且,對於原本的管理團隊、創作者,以及觀眾都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相對而言,索尼就比較差了一點了,其僅僅是想要收購哥倫比亞作為平台跳板,來給索尼的全球娛樂戰略服務。
本質上,林棋和索尼收購哥倫比亞的影視業務的目的是差不多的,但由於輿論宣傳的口徑不同,導致索尼的收購遭到美國民眾的抵製,而林棋的收購報價卻獲得了美國人的默許甚至支持……
這不得不說,索尼乾了一件吸引仇恨,給林棋創作的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