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哥倫比亞影業派上用處了(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532 字 8個月前

就是卡梅隆導演和施瓦辛格主演的作品,隻不過……當初差不多跟《黃飛鴻》同一個時期投資的,但是,《黃飛鴻》去年就已經在全世界放映了。而《終結者2》至今還未殺青。

哥倫比亞集團,決定砍掉影視公司,多半也是覺得《終結者2》這部電影風險太大了。但實際上,哥倫比亞集團看走眼了,這部電影雖然燒錢上億美元,但是,未來還是能夠回本並盈利的。

卡梅隆大神雖然燒錢不眨眼,但是……實際上,他也是少數燒錢在技術上的導演,而不是盲目的把預算燒在了少數巨星片酬上。

後來中國的電影行業,特效和技術方麵的投入,沒趕上好萊塢,但是,論演員漲片酬的速度,已經越來越跟好萊塢接軌了。在整個亞洲,就沒那個地區的演員,能跟中國演員比收入。同樣國民級演員,中國的國民級演員的片酬可以達到日本國民級演員的幾十倍一百倍片酬!

以至於,亞洲很多地區的明星發現,到中國即使是參加一些不重要的劇組的角色,或者是在電視節目上走穴一場,撈到的酬勞,可以頂日本、韓國等等市場同樣的商業演出幾十倍以上。

光給人漲片酬,但人的實力進步,也僅是一小撮頭部明星發了財。實際上,影視圈絕大部分底層,逐漸已經浮躁到單純想要紅,而不是想要創作出好作品。因為,不紅創作好作品也沒有多少收入。一旦紅了,垃圾作品也能比以前收入多萬倍。萬般皆下品,唯有流量高。流量,意味著收入,不再是以誠意、質量和作品來論酬勞。一部電影的片酬,已經不再是以電影本身計,僅僅是大腕的身價,無論大腕發揮好不好,也一樣拿走絕大部分的利益。

也正是因此,林棋的新創業係,絕對不搞這一套,一味捧明星是邪道。不如,多投入技術,純粹燒錢搞特效技術研發,設備研發,也絕對比那種落後的封建社會手工作坊式理念,以大明星為核心要靠譜的多。

講真,像導演、攝像師、特效、化妝之類的,這些團隊,林棋都覺得,應該更值得投入,因為,一個穩定成熟的團隊,各個環境都是精銳,隨便拉一隻猴子一隻豬進來,也是能拍出一部精彩的影視劇的。

以影視為代表的文化行業,推動行業進步的第一要素的科技的進步,而不是人的進步。

就像自古以來,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唯一要素是——科技和知識!刨除了科技和知識進步來談什麼人才的重要性,其實和扯淡的。

再回表演的人才,如果沒有技術、設備,那麼,隻能回古代演舞台戲,而不是采用越來越先進的設備,演越來越有技術含量的電影。

這些技術含量,不是演員帶來的。而是科技進步和研發投入帶來的,正是因此,投資影視文化行業,最關鍵的核心是技術,不是演員這種台麵上的執行者。

也不是林棋看不起演員,而是因為……影視行業分配模式錯了!所以,他是用強力的資本力量,去糾正!

過去的那一套激勵製度,是科技不那麼發達時期搞出來的。以後,影視行業的激勵,更關鍵的是給技術含量高的團隊,而不是低技術含量的流量明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