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彆看新創業係的研發總投入比較多,但實際上項目也是非常多。小的項目,一年可能就幾十萬美元的預算。比較大的項目,比如cpu架構研發和光刻機研發等等,一年預算都不低於10億美元。
各種投資項目,每年都有上千個。其中,一些非最關鍵核心的項目,為了避免占用內部的人力資源和精力,則是采取了跟產業鏈上下遊合作研發,之後,僅僅技術共享。比如,一些上下遊的零部件廠商,合作過程中展現了一些研發能力,並且,在該領域有生產能力,這樣,新創業係可能就出錢讓合作企業去攻關研發,之後,成果共享,並且,實際訂單也是優先給完成了科研外包的團隊。
也是新創業係大量的項目外包的培養下,整個中國出現了很多團隊,專門是以接受科研外包為主的研發團隊。科研人員,也可以通過接受訂單的方式,完成市場化和訂單化。這種做法,固然會有一些團隊,盲目的接訂單,實際上,卻不具備能力。但是,新創業係是會不斷的篩選和淘汰,具備科研攻關能力的,會接到越來越好的項目,獲得越來越多的扶持。
也正是因此,新創業係的產業鏈,內生性成長的動力,比其他的產業更足。至少,產業鏈上下遊都是重視科研投入的,隻不過……看到新創業電子集團的一年的科研投入,這些上下遊的企業代表,才是歎為觀止,心道,回去之後,一定要加強自己家公司的研發投入。
林總說的太對了,核心技術要靠自己攻關。那些所謂高科技,也是一步步的從比較低的門檻,向上不斷發展改進出來的。
世界最頂級的科技巨頭,也不是剛出生就是高不可攀,很多公司一開始甚至跟高科技無關,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步的積累和投入,漸漸的成為了世界頂級的科技巨頭。
在這方麵,新創業電子集團就是做了良好是示範,讓國內的企業受到了鼓舞——自主的科技研發投入,也能看到巨大的資本回報。國內整體的科技水平,比西方國家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是說國內的人才,也整體不行。
這是錯誤的!
相反,國內因為研發投入不夠,才導致了的大量的人才被閒置。有時候,自主研發的產期成本更低,但是,國內這年頭,很多企業寧可去外麵買,也不給自己的團隊一點機會去自主攻關。
新創業係則相反,寧可研發投入比直接買現成的方案技術更貴,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會選擇自己研發。因為,自己研發的話,後續技術升級和維護,都是自主可控的。而且,拉長時間十年二十年來看,自己投入的話,往往比買現成的技術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