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國債(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4648 字 8個月前

將一大批上門化緣的地方官送走了之後,沒想到中央級的財政部。

“林老板,很冒昧打擾,說來可能你會覺得掃興,我是來化緣的!”中央財政部的劉部長,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說來很慚愧,作為財政部的部長,財政卻是窮到國庫跑耗子,赤字不斷擴大,還沒錢,更糟糕的是,想要發行國債借錢,也發不出多少國債!”

“現在國債發行利率多少?”林棋問道。

“三年期國債14%利率,一年期11.34%,不滿一年9.36%。兩年期12.42%。”劉部長說道。

“這個利率,沒多少吸引力啊!”林棋說道,“現在通脹率都快24%了,賺錢的生意也比較多,隨便做點什麼,也比買國債強吧?”

“林先生,你好歹買一點吧,不然我們財政部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你買了國債,我們就有理由,去忽悠……不,說服其他的銀行和地方,購買中央的國債。”劉部長表示說道。

“好吧,不過,我覺得3年國債太短了,你要發行就發10年的。”林棋說道,“10年國債,固定利率15%,每年6月12月各支付7.5%的利息。這樣,新棋保險公司,可以買20億國債。除此之外,國債之所以賣不動,主要是債券不好交易,流動性不行。我建議財政部跟央行合作配合,搞國債逆回購的模式。”

“國債逆回購?”劉部長一愣。

“這個名詞是我發明的,但交易模式在發達國家很成熟。全世界主流發達國家,國債都可以當做僅次於貨幣的準貨幣使用。主要是因為,國債在銀行和金融體係,真的可以當錢來用。而讓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企業,覺得國債能代替現金,且比現金保值,那麼,就容易吧國債發行出去了。逆回購,就是在公開的市場,比如股票債券市場,需要用錢的人,可以拿國債抵押來獲得貸款,希望借錢的人,報年化利率,按照排行榜從高到低排列,最優先成交的高利率借款的。而願意貸款的機構,看到有人拿國債抵押,就開始搶貸款的機會,報價利率越低,越容易成交。簡單說,就是以國債作為跟錢差不多的保值的物品作為抵押品,隻要這個市場成熟。那麼,就解決了購買國債的人流動性問題了,需要用錢,不需要等國債到期,而是在市場上質押國債就能獲得短期的借款。隻要不斷有人願意借錢,那麼,國債就會超過普通存款,迅速的獲得銀行和大規模的金融機構認購。”

“為什麼要央行呢?”劉部長不解,“財政部發行國債,關央行什麼事?”

“……”林棋沉默半晌,“央行是托,沒有央行背書,國債逆回購這個遊戲規則,根本不會被市場買賬的。必須要央行來擔保,即使彆的機構不出手借錢,央行也是絕對會出手的。財政部是給國債本金和利息安全性背書。而央行,則是給國債的流動性背書。到期才能拿回本金,流動性太弱,不適合現在的國情,經濟瞬息萬變,誰會放心拿著不到期就不能變現的債券?而隻要央行能保證,有人拿國債抵押拆借資金,央行最兜底,願意接受對方的抵押物,並且給出貸款,那麼,流動性問題就解決了,國債利率逐漸會變成無風險利率的參考值,銀行和央行未來有有可能參考國債利率來製定存款、貸款利率!做大國債市場,不僅僅對財政部、央行是有利的,實際上,對於國家金融領域市場化改革也是有利的。今後,發債的機構和銀行的利率都主要要參考國債的市場利率。比如,國債15%的利率發行,市場不認可,有可能跌破100元麵值,使得實際利率超過15%。也有可能,市場利率變低,國債變得搶手了,於是15%年利率的國債會漲到110、120都有可能的!市場博弈來製定市場化的利率,利率製定會更及時和靈敏。”

“原來如此!”劉部長感慨說道,“這次還真是不虛此行,林先生挺懂經濟的,年後不如抽空給我們財政部講課吧!”

“算了!我經濟方麵的書,看的並不多,更多經濟方麵的名詞,還是跟新聞學的。”林棋笑道,“我最多提一點建議,不會講課!我又不是教師出生,喜歡沒事就給彆人傳道受業。”

原本在80年代中期,中央財政收入占比還在40%以上,但是到了90年代,逐漸到了中央財政僅占全國稅收比例卻是縮水到了22%。雖然,94年實行了分稅製改革,中央財政收入迅速的提升到了50%以上,但是,90年代國內經濟問題依然是很多。比如,物價瘋漲的情況下,想要賺到超過通脹的錢,是比較困難的。大量的國營企業,甚至是因為市場反應遲鈍,在90年代這樣野蠻生長的過熱經濟周期裡麵虧錢。

經濟整體過熱,各省冷熱不均不說,各地各部門都找財政部救急,而財政部可遠遠不如後來那麼財大氣粗,可以說,目前的財政部是有史以來最窮的一屆。不僅僅窮,而且,地方都擔心財政部借地方的錢不還,所以,中央提借錢,沒幾個地方相應,都是捂緊錢包,要錢絕對不借。93年,劉部長杠杆接任,在海南開財政會議,全國各省的財政代表都來了,劉部長直接自嘲:“李部長同誌任財政部長時有上衣和長褲穿;王部長同誌任部長時,還有襯衫;到我這兒隻剩下背心和褲衩了。”會上有同誌跟他開玩笑說:“您可能連背心都沒有,隻剩下褲衩了。”可見,這個年代的中央財政是有多窮。

窮就算了,問題是借錢都困難,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都是響應了了,沒多少機構熱衷購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