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震撼,最低費率證券公司!(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604 字 11個月前

機構投資者就算了,各國的機構投資者,隻要資本實力足夠,都是有辦法弄到交易所的席位,直接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成本是最低的。

而普通的投資者,並沒有資格直接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隻能通過證券公司和證券經紀人進行中介,租用證券經紀公司的交易通道,給證券公司支付傭金,從而獲得在場內交易股票的權限。

而證券交易手續費,在過去一直是很昂貴的。有正是因此,證券公司可以靠著牌照優勢,提供昂貴的中介服務。

比如,英國市場在86年之前,平均傭金高達千分之七。86年英國的證券市場進行了一些改革,更多證券機構成立,所以,股票交易傭金逐漸從千分之七降低到千分之2.8,個人投資者的傭金,則是從1.07%的傭金比例降低到0.28%。部分比較貴的證券公司,手續費依然高達0.6%以上,即使是一些低手續費的證券公司,也不過是0.2%!

其他老牌發達國家,基本上證券交易手續費都是極其昂貴的!

隻有互聯網時代之後,各國證券交易費用,才逐漸的降低了。因為,互聯網提供經紀服務,需要的人工成本是很低的,大量的證券交易,主要是通過客戶端和服務器進行。而由於成本降低,所以,後來的券商紛紛開始進行降低費率,以此來招攬客戶。

中國後來的證券市場,流動性極高。這是因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券商之間的傭金戰一輪又一輪的爆發。傭金戰之前,國內券商收取的傭金一般都是按照千分之三,也就是最高的標準收取。但是,互聯網化帶來成本降低,不少券商行業的挑戰者,開始不斷的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降低費率。中國a股市場的證券費率,一開始跟香港和歐洲差不多,是千分之二、千分之三左右,但是,百多家證券公司不斷的降低費率搶奪用戶,交易傭金逐漸降低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五、萬分之三、萬分之二點五甚至萬分之二。

21世紀開始十多年的降價競賽之後,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費率最低的證券市場。而不斷的降低成本之後,證券公司其實也不虧,因為,降低費率之後,搶占了用戶。用戶資金存入市場之後,不僅僅會交易股票,也可能購買基金或理財產品,又或者是融資融券。

用戶規模超過百萬以上的證券公司,牛市一年掙幾百億,如果比較保守謹慎的話,熊市也很難虧損。某種程度上,證券公司的單個用戶提供提供的營收和利潤,是遠遠超過銀行、保險等等機構的。

一名證券用戶,保守估計會貢獻十倍於銀行客戶的利潤。

巴菲特總結過普通散戶虧的錢到底去哪了?

買入股票大跌虧損,其實僅是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的散戶,虧損主要是來源於高頻率的交易,持續的交易,給券商貢獻手續費。可以說,絕大部分散戶真不是因為股票虧損,而是因為熱衷於頻繁交易,賺的錢都不夠手續費的損耗,也正是因此,收益率才是顯得很慘淡。

即使巴林證券公司,傭金降低到千分之一,其實依然是暴利。通過測算,即使英國的人工成本和交易通道費用昂貴,但是,證券公司給客戶提供服務的費率也不會超過萬分之五。千分之一的費率,實際上是可以賺取50%的毛利率。

即使是提供10次交易免傭金,但是,隻要把客戶吸引過來,那麼,遲早會有一些熱衷於高頻率交易的客戶。十次免傭金的機會用完之後,客戶則是會貢獻更多的手續費。 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