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盤古電腦市場份額占據優勢,所以,盤古股份有限公司,每一代的電腦,都比上一代提價。尤其是盤古9代,售價超過1598美元,在當今計算機的平均價格不斷降低的時代,盤古電腦卻是逆勢漲價,這樣的貪婪攫取利潤的做法,導致盤古公司的利潤不斷創新高。現在,輪到IBM公司向盤古電腦潑冷水了,我們……比你們更好的配置,僅賣799美元!而且,盤古電腦對美國市場非常不友好,實際上,我們了解到,中國市場同樣配置的盤古9代,實際上,售價要比美國便宜30%以上!儘管,美國的遊戲玩家,給盤古電腦巨大的支持,消費了更多的正版遊戲軟件,但是……卻隻能享受這樣的歧視!僅僅是因為,他們仗著壟斷優勢,將美國和其他的海外市場當做提款機!”某個電視節目上,IBM公司的一名高管,用冷嘲熱諷的語氣,嘲諷盤古電腦的不斷漲價做法,“我們IBM公司是美國公司,更是跨國企業,我們會對全球的消費者一視同仁,美國的消費者,不會買到比海外更貴的產品……與此同時,我們會跟IBM公司合作,對PC平台獨占遊戲開發商進行補貼,能賣5000份以上的PC獨占遊戲,我們會給開發者每銷售一份1美元的補貼!所以,很快PC平台,會有更多的精品遊戲,遊戲玩家不需要盤古電腦,一樣能玩到大量精品的PC平台遊戲,而且,今後很多PC平台的遊戲是獨占的,盤古平台不會有那些PC獨占遊戲。”
IBM公司率先發布奔騰2芯片的計算機之後,訂單迅速飛漲。
尤其是799美元的入門版,靠著出色的性價比,迅速的成為市場新寵兒,僅僅上市不到3天,既在全球獲得超過50萬台訂單。至於,2999美元的旗艦版,由於定價昂貴,上市初也僅獲得數千台的訂單。
但是,IBM和英特爾都不以為意,因為,這款旗艦版的CPU,產能本來就不足。之所以,英特爾提前宣布這款CPU,主要是為了彰顯英特爾在高端芯片方麵的勢力。
IBM公司將旗艦產品定價昂貴,一方麵是想要跟低端產品的拉開差價,另外也是先期通過高價來避免產品供不應求。
實際上,英特爾和IBM公司想要力推的還是低頻版的奔騰2代。99美元一顆的奔騰2低頻版,說實話,英特爾並不賺錢,僅僅是賺取生產線的運營費用和折舊成本而已。如果,英特爾的芯片市場占有率還是像過去那樣占據優勢,自然不會賣這麼便宜。
但是,從94年10月開始,英特爾可謂是進入至暗時刻。因為,主打的奔騰芯片市場訂單受挫,營收大跌35%。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更是爆出了1.7億美元單季度虧損。而95年一季度,繼續虧損2.3億美元。
英特爾和AMD在市值上,也是再度顛倒過來。原本,英特爾市值已經突破300億美元,未來還會奔300億、1000億,甚至會在1999年全球科技股泡沫巔峰,英特爾創下5000億美元市值的巨大泡沫。99年買入英特爾的投資者,可能會套牢一輩子,因為,後世的英特爾是市值,長期停留在1000多億至2000多億美元之間。即使算上分紅,也很難給投資者帶來超過5000億美元那麼大市值的回報。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英特爾,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風光到那般程度。
因為,這世界的英特爾,從94年第四季度開始,連續兩個季度遭遇至暗時刻,英特爾的甚至已經暴跌50%,跌至160億美元。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老對手AMD公司,卻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市值從100億美元開始持續飆升,目前甚至已經創新高到350億美元市值。
基本上,華爾街的投行,都是在看衰英特爾,看好AMD。
因為,英特爾的市場份額急跌,而AMD這幾年卻是隨著盤古陣營的電腦出貨量持續增長,不斷的暴增。今年第一季度,營收規模甚至已經超過英特爾。而在英特爾虧損2.3億美元時,AMD公司單季度利潤創新高,達1.8億美元的單季度利潤。
英特爾之所以虧損,是過去兩年來,投資了幾十億美元的0.35微米的芯片產能。訂單減少,導致產能閒置,但是,折舊費用卻是不會隨之減少。
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設備折舊速度非常快,快速的隨著技術進步而貶值,不能按照傳統的工業設備那樣的估值去折舊。傳統工業,可以按照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攤銷設備折舊成本。但是,半導體行業一般都是5年以內的折舊年限。畢竟,5年後即使設備還能正常使用,但工藝已經不再先進,效益也是極大的貶值。50億美元投產的0.35微米產能,一年僅僅的設備折舊,就會給英特爾帶來10億美元的成本。除了折舊之外,還有銀行貸款的財務費用和運營成本。一年如果設備停產,可以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虧損。即使是有一部分產能沒有充分利用,也一樣可能會讓收入大降,甚至會在財務報表上產生虧損。
也正是因此,英特爾的管理層下了決心,把0.35微米工藝製程的產能,大部分用於生產99美元的奔騰2代低頻版,隻要能把折舊成本賺回來,就算是合格了。
當然了,0.35微米工藝製程生產出來的產品,全麵低價銷售,以廉價求訂單和產能飽和。但是,英特爾卻是把目標放在0.25微米工藝量產,以及預研0.15微米和0.1微米!
可以說,過去半年的至暗時刻,使得英特爾在危急關頭,展現出遠超過正常時期的效率。這也符合常識,沒有遭遇生死關頭,科技公司能靠著一些不領先的產品賺到暴利,憑什麼降價,或是將先進的產品那麼快拿出來?
先進的產品,一般都是科技公司的壓箱貨,等到老產品的市場飽和甚至在走下坡路,才開始以新產品刺激市場的購買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