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代工(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4843 字 11個月前

林棋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找工廠代工投產了!”

……

新創業電子公司沒有自己的工廠,短期內也拿不出錢,建立工廠。所以,自然要找代工廠生產。

8o年代的香港製造業還未衰落,香港電子表和計算器,以比日本同類產品更低的價格,在大6成為搶手貨。

就連大名鼎鼎的巨頭王安電腦和雅達利遊戲公司,都在香港設立工廠。由此可見,這個年代的香港電子代工,至少不遜色台灣。

當然,進入9o年代之後,香港的電子產品逐步消失了,因為香港土地人工成本越來越貴之後,大部分工廠直接搬到大6。

後世的港資企業在國內的規模,似乎遠遠不如台資企業。但這是錯覺——因為,台灣沒統一,台資企業的標簽一直是台資。

但港資企業就不一樣了,香港回歸之後,不少的港資企業直接融入到大6,成為6資企業。

就像中國9o年代大名鼎鼎的金山軟件,你說它不是大6企業,人家肯定跟你急。但金山公司起源於香港,張旋龍家族的產業。早年還沒有求伯君,香港已經有金山公司了。

後來,求伯君被張家賞識,加入了香港金山公司。又後來,張家出資本,求伯君出技術,在大6成立了珠海金山軟件公司,金山軟件最就是香港金山的子公司。

當然了,張旋龍是中國好老板,給求伯君極大的自主權。而且,外界幾乎很難注意到張旋龍的存在,隻看到台前的求伯君。

後來,求伯君又招了雷軍等等部下,珠海金山軟件展的比香港金山公司還要好,之後,反過來香港金山業務被珠海金山接管。

當然了,林棋雖然知道張旋龍老板的大名,但卻沒有登門拜訪,畢竟,張家目前不做電子計算器,不能給他代工啊!

林棋登門拜訪的是容家!

容家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民族資本家,新中國建立後,儘管榮家積極響應新政府的各項政策,也獲得了極大的政治地位。建國後,**,也一度讓榮家受損。

改革開放之後,容家幾起幾落,也平反過來,重返政治舞台。但,財富角度來看,大6的容家已破產,不再是資本家,而是手握重權的官員。

而留在香港展的容家分支,雖然跟香港頂級的富豪家族差距較大,但依然還算是一個富裕的資本家族。

而在改革開放後,大6容家本家有個青年人容健,對從政不太感興趣,卻羨慕香港的生活,所以,決定投奔香港的親戚。到香港時,容健兩手空空,好在容健的父親在香港那邊的家族企業,也是有一點股權的。那些股權比例很小,但這幾十年來,企業分紅都存在賬上,一分錢沒動。

容健抵達香港後,在其父的指點下,讓香港那邊的親戚清算這些年股權的價值和分紅。雖然那筆投資並不是很多,但幾十年過去了,還是清算出了百萬港元的資產,這些資產成為了容健在香港展的第一桶金。

有了1oo萬港元的底氣之後,容健拿這筆本金,入股了堂哥容鑫看不上眼的愛卡電子廠。

這家電子廠,原本規模的非常小,但是容健手中,不斷的壯大,而容健在工廠裡麵的利潤分紅和工資收入,也是持續增持股份,逐步成為愛卡電子廠的大股東。

愛卡電子主營業務,是生產大6非常受歡迎的電子表。這年頭,大6當二道販子,倒賣香港電子表的小商人都能家,更彆說,生產電子表的工廠了。

因為愛卡電子廠最早把電子表賣到大6市場,而此時國內電子表,基本上是供不應求。所以,愛卡電子廠業務呈現爆式增長,目前產值幾百萬元,但是,再過幾年,產值甚至上億元!

幾年之後,有一家美國公司,被愛卡電子廠的快增長的業績所吸引,出資12oo萬美元買下這個企業。等美國資本高價買下之後,大6的電子表廠已經遍地開花,愛卡電子後來虧的媽都不認識。

而容健則因為及時脫手這家沒前途的低端電子工廠,而獲利數千萬。

林棋找愛卡電子廠合作,除了愛卡電子廠具備生產電子計算器的能力之外,更關鍵的是他知道容健被低估的背景和能量!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