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京城(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569 字 9個月前

“那麼,榮先生豈不是吃虧了?”在場一名官員不解的問道。

容健笑了笑,不解釋。

林棋幫他解釋,說道:“容先生也不吃虧呀!他又不是完全依賴我的訂單,工廠產能也不是專門為我的產品服務。實際上,他原本就生產電子表,也是有利潤的。但是,同等的產能的情況下,給我代工科學計算器,遠比電子表利潤高。所以,他可以選擇減少電子表的生產,優先生產科學計算器!而且,容先生的工廠規模逐漸擴大之後,可以代工的產品種類更多,也可以完全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情況,選擇代工的產品,從而對工廠的生產進行優化。”

“原來如此!”在場官員紛紛對於市場經濟極其感興趣,而且,把林棋等等懂市場經濟的資本家,當作大師。

林棋不由無語……講真,真要懂馬列主義,肯定要懂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根本不是對立的,而是,擁有巨大的互補性……

用cpu比喻,計劃經濟是精簡指令集,理論上效率更高,但實際上受製於各種條件,不能發揮出理論上的效率。

市場經濟則相當於複雜指令集,大量重複低效率,但是,在目前技術水平限製之下,反而比精簡指令集更好。

而在未來,精簡指令集和複雜指令集,是互相融合的。

非此即彼,那是理想主義者。

現實主義者,都不會受限於條條框框,怎麼實用,怎麼搞!

比如,中國轉型走市場經濟之路是對的,也不是否定計劃經濟。有時候,認準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可以搞計劃。

但大多數情況下,未必能有看清未來的眼光,所以,可以模糊一點,讓市場來試錯。

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認為大家都不聰明,都會犯錯。信奉市場無形之手的經濟學家,應該對未來充滿敬畏,永遠反對任何預測,而是讓混沌不清的市場,自己選擇未來。

現實中的經濟學家,卻總是不斷的預測,不斷的開藥方,充滿了各種迷之自信,設計各種數學模型,仿佛世界就在他的模型中,未來就必須按照他的規劃發展一樣。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模型總是失效,而且,不存在普世真理。拿美國的經驗套中國,卻發現預測總是出錯,拿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共同經驗去預測印度,又會被印度的現實不斷打臉!

林棋覺得,那種迷之自信的經濟學家,應該一棍子打死。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