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蝴蝶效應(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062 字 9個月前

1980年5月26日,《中華方塊》總訂單銷量超過800台,其中,有600多台是香港本地市場消化,少部分是銷往海外。

根據林棋目前掌握的資料,整個香港的遊戲廳一共隻有53家。絕大部分都是遊戲機不足20台的小型遊戲廳。

但隨著林棋不斷的炒作遊戲廳暴利,導致香港出現了遊戲廳數量飛漲的奇跡,從5月10號開始,平均每三天新增一家新遊戲廳,而每家新開業的遊戲廳,主打的遊戲都是《中華方塊》。

《中華方塊》論吸金效率,也未必能超過《太空侵略者》等等海外遊戲,但勝在《中華方塊》機器便宜,而且,能很快就拿到貨。

由於林棋炒作遊戲廳暴利,導致香港市場上的遊戲機,被瘋狂的搶購,甚至,一些新入行的老板,願意以2萬塊錢的高價購買二手遊戲機,可見,遊戲暴利的理念,真的被很多人深信不疑。

大部分的遊戲都缺貨,即使想要從海外廠家訂貨,至少也要等一兩個才能到貨。這種情況下,隻要付錢就能提貨的香港本土遊戲機《中華方塊》自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香港當地的遊戲廳大約采購了300台《中華方塊》。其次,是商場、電影院和各種綜合娛樂場所,雖然這些場所沒有打算轉型遊戲廳,但是在閒置的空間,擺上幾台遊戲機,卻是能夠立竿見影的提升人氣和效益。

所以不到一個月時間,《中華方塊》已成為很多大型商場和娛樂場所標配的機器。那些大型商場,若是沒有配上幾台《中華方塊》,人氣肯定會比避過競爭對手。

姑且不論多吸引一些顧客在商場停留,能給商場帶來多少銷售額。光是遊戲機本身,已經能給商場帶來實打實的業績——每天保守估計100港元以上的收入。

雖然,三個月後才能賺回購買遊戲機的本錢,但等到三個月後就是純賺,每天輕而易舉多賺100多塊錢,任何商場都會非常樂意於多增加一筆收入。

除此之外,生意冷清的邵氏電影院線,也引進了一批街機,貌似一部分生意不咋樣的電影院,引進了幾台街機創造的利潤,甚至比昂貴的價格引進的新片更賺錢。以至於,邵老板收到彙報後,不由考慮要不要轉型遊戲廳。

當然了,邵老板最終還是否定了這個念頭,因為做電影他起碼是懂的。年輕的時候,邵老板一天看幾部電影,一直堅持看了很多年,各國的電影看了個遍,可以說在60年代之前,邵老板對於電影市場的理解非常精辟。

但是……到了70年代邵老板已跟不上時代了,以至於,頻頻走眼,錯過了李小龍、許冠文、成龍等等一堆的好苗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