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資本家的良心(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3982 字 9個月前

而且,技術含量還很高!

至少,林棋的公司平均學曆水平,居香港企業界的冠軍!

收入水平,也堪稱香港企業界的頂尖!

公司幾個老員工,多則像高天估計在7月份,月收入可以破百萬,剩下五個員工月入預計可達五六十萬。

所以,新創業電子公司在大規模招聘之前,堪稱的香港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家公司,人人都堪稱的打工貴族。

即使新招了400多人,人均收入被攤低了,但也絕對是香港人均收入比較高的企業。

公司不差錢之後,也換了一處更大的辦公場所,荃灣的一處舊工廠。跟容健的愛卡電子公司比鄰而居。

相對容健的公司而言是租的,林棋就比較大氣,直接買。麵積10多萬尺的地皮,由於是工業用地,所以價格相對便宜,但也高達1800萬港元。

要換成是商業和住宅用地,價格要漲幾倍。而且,買下地皮即使的工業用途的地皮,未來依然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實際上,香港有很多地產開發公司,都是通過收購老牌的英資企業,由於,那些老牌的英資,很多雖然持續虧損,但多在香港囤了大片的工業用地。那些地皮通過補差價,更改成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之後,轉手就是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暴利。

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李嘉誠兼並資不抵債的和記黃埔,本質上不外乎的看中了和黃的廠房地皮,借款幾個億並購,然後,轉手把和黃的地皮開發,賣了十多年也沒全部賣光,從中至少賺了幾十億。也正是靠著和黃的廢棄工廠轉為商業開發用途,才讓李嘉誠迅速拉開了跟其他富豪的身位差距。

剩下的不少華人富豪,也都紛紛效仿李嘉誠,開始瞄準了在香港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老牌英資企業這塊肥肉。由於李嘉誠提前做了這種事,英資企業即使要撤出香港,也對於資產待價而沽,不願意便宜出售。所以,後來的那些華商收購英資企業,大部分都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不少兼並英資之後,由於成本昂貴,多年沒賺到利潤,直到後來香港地產一漲再漲,最終還是能夠獲利。

如果說李嘉誠的兼並百倍利益的話,後來那些富豪的兼並,隻有十倍利益空間,而且,不是短期內就能賺到,而至少要二十年時間才能兌現。

林棋買工業地皮並沒有打算轉商業開發,他是真正準備拿來做實業。

林棋又不是做貿易的金融的,沒必要在那些天價的寫字樓裡麵開總部。市區擁擠、喧鬨的環境,不適合搞研發。換成相對偏僻的工廠,相對少了一點浮躁,更適合踏踏實實的搞研發搞生產。

而新員工到公司上班後,公司不僅僅給他們開了工資。

而且,連住宿都解決掉了,利用工廠原有的宿舍環境,新創業電子公司給員工多種住宿選擇——多人宿舍免費提供,不需要任何租金。

單人宿舍每月也僅需200塊錢,並且,隻要是公司職工,永不漲房租。

現在看來,房租優惠並不是很高,但是未來單人宿舍,一個月租金漲到上萬,新創業電子公司,永遠200塊,不漲房租。

要知道,幾十年後,香港即使是十多平米塞進去八個人的籠屋床位出租,月租金也不低於1000塊錢。

等到未來房價房租大漲後,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新老員工,享受良心老板提供的獨家廉租房,比香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都要便宜的多。

做了這麼多,林棋都不禁為自己的良心感動……這可是傳說中的資本家的良心啊,把員工幾十年後的福利都考慮過了,也隻有他賺錢太容易了,才會發這麼大的善心吧!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