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
新愛電子tn液晶麵板後,國內從事液晶行業研究和生產的同行,紛紛慕名起來取經。
容健借此機會,召開了首屆液晶顯示技術交流大會。
參與會議的企業,主要是電子部774廠(北京電子管廠)、770廠(湖南曙光電子管廠)和上海電子管廠、清華液晶實驗室……
當然了,這些同行對tn液晶的生產都停留在小作坊階段。全國的tn液晶產能,甚至都比不上新愛電子的這條簡陋的tn生產線。
麵對與會的代表,新愛電子廠總經理容健慷慨激昂的說道:“各位領導、各位同行,歡迎參加由我公司發起的技術交流會議。我們新愛電子廠,過去是生產電子計算器為主,現在又自主生產tn液晶麵板,這純屬被逼上梁山!”
“去年日本生產的函數計算器,價格還在1000元人民幣以上。因為看好這個市場的利潤,香港新創業電子公司和我們香港愛卡電子公司聯手,推出了新愛科學計算器,我們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是比較順利的,各種元件,國內能生產的國內采購,國內沒有的國際上采購。”
“今年年初,我們合資工廠在國內投產。國內的函數計算器零售價格迅速被我們拉低至299元,海外市場也是一樣,我們以60美元左右的價格在海外市場勢如破竹……60美元的價格都能賺到暴利,可想而知,日本同行賣300美元,賺的有多爽!而市場上大部分消費者,在有更廉價的選擇時,當然會選擇我們的產品!”容健說道,“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我們動了日本企業的利益!72年開始,日本廠商引進了美國的tn液晶顯示技術之後,就開始靠著電子計算器和電子表,在全球市場上大獲其利。當然了,由於日本廠商並沒有專利護城河,因為tn液晶技術門檻低,基礎專利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所以,日本廠商為了避免彆人引進技術量產tn液晶麵板,跟其展開全麵競爭。所以,乾脆向海外生產電子表和電子計算器的廠商出售tn液晶麵板,把低端的電子表和計算器的組裝業務,放手給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中小電子廠商去做!當然了,利潤更高的高端,比如,函數計算器,日本廠商還是壟斷的!做低端,因為這並沒有威脅它的根本利益!但當我們推出了更便宜的函數計算器之後,日本就撕開了偽善的麵目了……”
“日本夏普公司為首,開始露出鋒芒,80年10月份,他們把函數計算器降低到23美元,香港地區售價133港元。與此同時,tn液晶麵板漲價幾倍,原本幾毛錢的電子表液晶麵板,一塊漲價到兩三塊錢,這幾乎跟香港的電子表出廠價差不多,所以,香港那邊生產電子表的幾百家企業,涉及到近萬工人快要失業了。計算器的液晶麵板,也從2~3塊錢,漲價到8~9港元,然後,香港做計算器的電子行業當然也垮掉了,四五千人失業……”
“也許大家說,香港的企業垮掉了,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國內關起門來,不讓日本的產品進來不就行了?不,現在已經改革開放了,要出口創彙賺海外市場的錢,要引進海外的技術和設備,就不可能重新走老路。既然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也不可能有錢不賺,有市場不搶,那麼,日本廠商拿來對付香港企業的手段,也能用來對付我們國內企業!香港中小電子廠一敗塗地,是因為多年來幾百家工廠都滿足於組裝,而不願意聯手集資成立一家自主的tn液晶麵板工廠。”
“這個教訓,我們要充分吸取,永遠不忘!為了不讓對方卡脖子,我們必須要自己掌握住核心技術,自主掌握命脈!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如果有朝一日,日本廠商熱情的向我們供應零件的元件,這要警惕了,因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打壓我們自主生產元件的積極性。當我們放棄自主生產元件時,當然就任人宰割了。日本廠商有時候,甚至熱情到把生產線都賣給我們,這就更要警惕了,整個行業的生產線都瘋狂的賣給我們,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不看好某個行業,把低端產能脫手,把資源集中投資到代替它的新技術上……”
“tn液晶麵板,它目前是一種很重要的元件,重要性並不亞於電視機的集成電路和顯像管。它直接影響的產業不僅僅是電子表、計算器等等行業,還包括現在《中華方塊》掌機等等創新的產品。”
“改革開放至今,我們國內的電子表和計算器等等領域消費市場非常活躍,但我們卻因為缺少屏幕,所以,不足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以至於,國內很多走私的倒爺,靠著走私海外的電子表和計算器,每年保守估計,走私額都有二三十億元。”
“實際上,電子表和計算器這麼低級的玩意,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國內自主生產,乾掉它們。隻需要解決液晶麵板的批量生產……”
“至於液晶麵板的出口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愛卡電子出資300萬美元,從美國獲得了技術授權。所以,一旦我們能生產tn麵板,不僅僅國內可以用,還可以賣到海外市場。嗯,我們的電子表和計算器,用了自主生產的屏幕,也一樣可以外銷了。”
容健的很多觀點,完全是林棋給他灌輸了。
這個年代的中國人,大部分覺得小日本和藹可親,賣東西給中國人最積極。但是,小動作最多的就是日本。
比如,日本賣給寶鋼第一期工程的全套設備,用掉了中國全年出口創彙的積蓄,但是這套昂貴的設備,所需的鐵礦石和煤炭,需要從澳大利亞或巴西進口高品味的礦石,用中國國內的鐵礦石,就總會出故障。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外彙資源少的可憐,寶貴的外彙基本上都用於引進設備和技術,鐵礦石恨不得出口,可惜外國不要中國低品位的鐵礦石,又怎麼可能舍得花外彙進口外國的高品位的鐵礦石呢?
簡單說,日本賣了一套不適合中國80年代國情,買了也用不起的先進設備!重新調整和改造這套設備,所需成本,不亞於重新引進一套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