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漫少年周刊》首期發行量突破5萬本,至第二期發行量再度小幅增長到5.6萬本。
計劃中十萬銷量,也並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
後來《港漫少年周刊》的發行量可遠遠不止每期十萬。至80年代末其發行量不僅僅僅達到了每期10萬本的目標,甚至,最高發行量破突破20萬。
除了內容豐富和高質量之外,《港漫少年周刊》最大的特色,可能是一直不漲價。20元一本的價格,多年維持不變,而隨著物價上漲之後,這本良心雜誌顯得越來越具備吸引力,所以發行量屢創新高。
即使到了21世紀,互聯網衝擊實體出版行業,《港漫少年周刊》紙質書的發行量一直可以維持在10萬本以上,在香港的雜誌中長期處於銷售冠軍。
幾十年後《港漫少年周刊》的功勳元老漫畫家馬榮成回憶說道:“香港漫畫在70年代,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同質化,大家都互相借鑒。隻有類似於武俠的打打殺殺,才能有銷量。如果按照這條路去走,港漫最終解決肯定是跟武俠一樣,走進死胡同……但好在新創業出版社進入了漫畫行業,最終,林棋先生倡導之下,我們創立的《港漫少年周刊》,弱化了打打殺殺,江湖味道很重的漫畫。引導各種不同風格的漫畫,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麵。正是因為靠著題材的豐富,創意源源不斷,才使得《港漫少年周刊》不僅僅是香港的漫畫,而且逐步成為跟日本頂級漫畫公司平起平坐的存在。雖然,《港漫少年周刊》期間刊物,僅有10多萬銷量,但是……在中國市場《少年幻想周刊》銷量可以達到100多萬,日本地區的《少年驚歎周刊》每期也擁有50萬以上的銷量……這些雜誌,都是聖火出版社旗下!我們的雜誌,最大的優點,可能是就比其他的漫畫雜誌更重視創意,對於新題材新亮點的重視,遠遠超過那些同行,正是因此,在競爭無比激烈的漫畫行業,我們總是逆勢發展,而沒有跟其他同行那樣陷入衰退……”
三十年之後的聖火出版社,已是不弱於美國漫威或是日本集英社的存在。尤其是,題材的豐富程度,甚至超越集英社。
集英社早期提倡的友情、努力和勝利三大要素,這也既是王道熱血漫畫必須要擁有的要素。但到了後期,集英社漫畫基本上都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創作,造成了很多有創意的漫畫,卻因為不符合集英社的理念而被拒之門外。
相反集英社的對手們,比如,聖火出版社卻是善於接納被集英社拒絕的有創意漫畫。最終的結果,最然是集英社的對手,應該其傲慢,在後來反而迎來了一波發展。
……
玉郎出版社。
原本有點意氣風發的黃玉郎,近期卻有點神經緊張,每天都讓人打聽聖火出版社的動靜。
“《港漫少年周刊》第二期銷量破五萬了!”
“什麼?!”
在《港漫少年周刊》的熱銷刺激之下,黃玉郎坐不住了。
51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的黃玉郎,原名黃振隆,潮汕人由於人多地少,自古以來,就喜歡經商冒險,不喜土裡刨食。
黃玉郎也是如此,7歲跟其父親來香港謀生,僅讀完了小學之後,中學剛報名就休學不念,到時代漫畫社當小工,但他不滿足於當小工,反而偷學漫畫技法,可惜漫畫社不景氣,他還沒有熬成漫畫家,就被炒魷魚了。
十五歲開始,黃玉郎就沒有在出去求職工作,而是找父親要了1000塊錢創立自己的出版社,當然,他辦公司並不是一帆風順,其創立的公司少則幾周,多則半年就紛紛倒閉歇業。
雖然屢次破產,黃玉郎的繪畫技能,卻是鍛煉的爐火純青,並且被當時港漫行業知名漫畫家丁小香看中,讓他改用黃玉郎作為筆名出版《超人之子》,倒是成為了大賣破萬本的暢銷書。漸漸的,黃玉郎已經棄用早年出道時,所用的黃玄生筆名。
因為書紅了賺了點錢,71年開始黃玉郎又開始萌發自己當老板的心,但還是創一家報刊倒閉一家報刊,還是以前提攜他的老板娘丁小香,再度找上門,讓他專心創作《龍虎門》,其後,黃玉郎開始一發不可收拾,漸漸從年賺幾十萬到年賺千萬。當年提攜他的丁小香,已經遠遠不如黃玉郎。
從黃玉郎開始,港漫行業才成為了人所羨慕的賺錢生意。
當然,香港漫畫行業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賺錢,早期香港漫畫家朝不保夕,在70年代初,1期漫畫隻買1毛錢,當時最紅的漫畫家,每期能賺1000塊錢稿費已經是天文數字。
不過,黃玉郎在《龍虎門》質量和人氣作為保證之下,一再大膽的漲價,從2毛到6毛,再到1塊錢、2塊錢,至於70年代末,薄薄的34頁全彩港漫,每期逐漸漲價到了五六塊錢。
並且,銷量也是一再大增,原本每期銷售額僅幾千塊錢,但到了漲價到七八塊錢一本之後,每期銷售額已達到七八十萬元。這樣光是《龍虎門》一年就可以帶來3000萬港幣的銷售業績,而純利潤至少有上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