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決裂理光公司(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4361 字 11個月前

“不可能?”日本的理光公司代表不由抗議說道,“4美元一顆的芯片,即使是生產工藝成熟的6502芯片都不賺錢,更何況生產x8芯片呢,畢竟,改變生產線以及對於工人的培訓,都需要不菲的成本投入。考慮到我們兩公司的合作友誼,大批量代工,6美元一顆吧?”

“那就遺憾了。”林棋拒絕說道,“中國大陸的供貨商,可以做到4美元一顆供貨,你們為什麼不可以?”

“……”理光公司的代表心道,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x8芯片工藝水平要求很低,8微米的工藝製程就能製造,因此,生產線設備的投資也很廉價,全新的一套生產線估計也僅需不到2000萬美元,就可以搞定。

以至於,就連中國都可以做到,半導體設備幾乎全部采用國產化。既然設備這麼便宜了,那麼,加工的主要成本,反而體現在工廠的人工和運營成本。

所以,日本半導體行業的技術水平,並不能轉化為成本優勢。反倒是,人工成本成為了x8芯片至關重要的因素。

半導體行業的人工薪水,肯定比普通的製造業要貴的多。

這個行業除了機器折舊、技術授權費用等等成本之外,人工成本也絕對是大頭。

同樣水平的生產線,500名工人計。日本那邊半導體工廠保守估計年薪酬開支2000萬美元,但中國這邊人工薪酬開支加起來最多不超過20萬美元。

在這種工藝水平僅相當於8年前的美國半導體工藝水平的製造業上,競爭優勢的比較主要體現在成本優勢方麵。

美國在人工成本比日本貴了一倍,所以,這個年代的美國在半導體很多中低端產品的競爭,被日本打的一敗塗地。

但中國如果能掌握核心技術,自主生產的產品,又比日本的產品要廉價的多。當然了,冷戰時期中國同時被兩大陣營封鎖技術,華約和北約國家都可以在各自陣營中交流新技術,所以,每個國家都不是自己在單打獨鬥升級工業體係。所以,現階段中國不掌握很多先進的技術,很多產品根本不會造,自然就發揮不出人工、資源成本低的性價比優勢。

逐漸減少跟日本供應商合作,因為,對林棋而言最大威脅還是日本的廠商,優勢行業而言,80年代直接的競爭對手任天堂、世嘉、索尼,全部都是日本廠商。

如果把核心的零部件的生產訂單都交給日本廠商,或者省時省力了。但等到將來,被日本競爭對手發力,掐斷零件供應怎麼辦?

這種事情,在後來日本做的不止一次。不少中國廠商依賴於跟日本廠商合作,拿著現成的零件組裝就能搶占大片的市場。然後,日本廠商開始發招,掐斷了零部件供應,讓國內廠商哀鴻遍野。

正是因此,日本零部件供應商不可靠,後來,國內廠商開始逐步加大跟台灣、韓國等地的供應商合作。但實際上,日韓台的供應商都不可靠,都做出過那種齷齪的事情,你缺什麼,我就不賣給你,或者,惡意囤積抬高價格出售。

至於,美國的遊戲廠商目前的行業霸主雅達利,自己作死,連真正懂雅達利的創始人諾蘭·布什內爾(電子遊戲之父),都被雅達利母公司華納公司趕走了,換上了一批急功近利的職業經理人,就可以知道,雅達利未來是不具備威脅。

另外,還有一家美國電腦公司odore,其定位有點不明,既想要做遊戲主機,又想要做廉價的家用電腦。

結果,兩頭都沒有撈到便宜,其家用電腦價格高達500美元左右,跟便宜的遊戲主機完全不具價格優勢。與此同時,在之後,就意味著odore要麼做pc兼容機,要麼死亡。

odore自詡是pc的前輩,在ibm還未做pc之前,它做的產品已經跟pc很接近,當然不願意給ibm伏低做小,自降身價做兼容機,自然就是逐步走向滅亡。

林棋選擇的市場路線,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跟pc陣營交惡。所以,暫時把美國公司不看作是主要競爭對手。但日本廠商對遊戲的公司,不亞於林棋。未來,是你死我活的殘酷爭鬥,自然不能受控於日本的供應商。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