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千萬預算(1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6310 字 8個月前

92年5月2日,的劇本經過高誌森重新修改之後,重新提交給林棋過目。

因為,林棋不僅僅是這部電影的投資人,更是編劇。光是林棋擔任編劇這一點,恐怕就會吸引大量的觀眾好奇。畢竟,像林棋這樣傳奇而年齡的大老板,想要不紅,那是不可能的。

這部電影劇本,原本就是林棋在2世紀下載的劇本。而且,劇本還經過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把一部分不太緊湊的劇情改的更加緊湊。

要知道,電影開頭一段的吸引力很一般,搞的就跟三流鬼片一般。但是,隨著電影女主角林青青撿到朱秀才上吊自殺的繩子帶回學會之後,劇情就進入了爆發期,仿佛跟開頭不是一個編劇寫的一般。到後來,電影裡麵的原創音樂,也更是給電影增加了幾層質量。因此,林棋的劇本,除了劇情之外,更是附贈電影的音樂。

這已經算的經典的劇本了,再經過原編劇和導演高誌森的再度打磨,雖然變動不多,但卻說明高誌森已經把劇本消化,成了自己的東西了。

“不錯!”林棋說道,“改動的幾點,沒有破壞劇情結構,反而還有出彩的地方。說明,你已經認真的研究過劇本了。”

“是的!林老板,劇本雖然不能說能背誦,但讓我現在不看原稿重新創作,能還原原劇本七八分的劇情和台詞,即使有的台詞有變動,大體上的意思也是接近的。”高誌森自然知道是他從業以來最大的機會,如果搞咋了,今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有同等的機遇。所以,這段時間,高誌森幾乎是反複的拿著劇本,一遍又一遍的讀,甚至自己對著鏡子演各種角色和台詞。

“那麼,準備好了拍攝了嗎?”林棋問道。

“林先生,資金到位,我們立馬就進入選角和拍攝環節。”黃百鳴說道,“最好能在七月至八月上映,這樣才能趕上暑期檔。錯過了暑期檔票房肯定會大打折扣,與此同時,這部電影劇情本身,更迎合學生關中國,在學生放暑假期間上映最合適。”

“也就是說,不到兩個月就殺青到上映?”林棋不禁皺眉,好萊塢的電影,正常情況都是需要半年以上的製作周期。而大手筆投資的大片,製作周期一般都是超過一年,有些電影甚至幾年磨一劍。這種創造理念的分歧,造成了好萊塢可以更認真打磨電影,即使是賣錢的商業片,多打磨肯定也會提升質量。

係列都電影雖然也上跟港片一樣上快節奏,基本上一兩月左右就上一部電影。之所以要這樣快節奏,上因為香港電影市場都規模很小,每年幾百部電影輪番上映,在有限都電影院資源之下,隻能讓上座率高都電影多一些場次,正常一部港片在香港當地市場,十多天至二十多天就會下畫。因為,延長上映時間雖然會增加單部電影都票房數據,但對於院線經營者而言卻是得不償失。

因為,這個年代都香港電影院,都是單廳大影院。單個電影銀幕少則五六百個座位,多則數千個座位。因此,一旦某部電影都票房下滑,就影響整個電影院都上座率。

院線老板通常隻給電影不到一個月都上映時間,有時候電影試映不理想,甚至會不到一周就下畫。因為,絕大部分的港片,隻能在在香港當地上映。一年香港電影產量幾百部,但是拿到海外發行的,隻有幾十部。正是一因此,大部分的電影投資人,往往是以能夠在香港市場回本的標準來衡量投資預算。

90年代之後,香港院線市場跟世界各地的院線市場一樣,把單廳大型影院,改成了有多個放映廳的小影院組成的影城。這樣可以同時多上映幾種不同的影片,讓觀眾來選擇。之後,電影上映的時間才逐漸開始增加到2個月左右。因為,電影院的多廳的,某部電影撲街,實際上,對於整體的上座率影響不大。而給觀眾不同影片來選擇,反而讓院線的業績更穩定,所以,電影下畫的時間把延長。

目前,香港電影市場上水準之上的電影票房區間是在幾十萬元至兩千多萬元之間。大部分的電影劇組都沒有幻想拿到500萬以上的票房。所以,正常的香港電影製作預算多是低於300萬元的。隻有極少數賣座的導演或巨星,其片酬和票房號召力靠譜,所以,才敢於搞出製作成本500萬元以上的大製作。

沒錯!

五百萬以上的預算就已經算是大製作了,而一千萬以上的預算,這個年代更是鳳毛麟角。

林棋思考片刻說道:“這部電影的預算,提升到000萬港元吧。000萬元預算,其中,五成的拍攝,五成後期製作。希望,電影的質量不要讓我失望!”

原本4年上映的,預算才不過200萬港元,雖然,整體上還是小成本電影。但卻靠著劇情和演員契合,以及電影的音樂更是成為畫龍點睛的手筆。但由於預算問題,它打磨還是不夠的。

光是電影拍攝過程中需要消耗的電影膠片,就需要精打細算。因為,預算根本不多,不省著拍,可能膠片不足以支持到劇情全部殺青。

好萊塢電影同行拍攝一部電影即使不用特效,也比香港電影更精致一點,本質上,其拍攝所消耗的膠片就比香港同行要多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樣,後期製作過程中,擁有大量的素材可供剪輯,提升質量的餘地自然就更多了。

林棋把預算提升到000萬,演員和劇組的片酬不準備搞的太高。那麼,大部分的預算將會投資到電影器材和道具的消耗。這樣,電影至少不用擔心膠片不夠用而湊合著拍攝。

這個年代的港片,大部分的鏡頭,都是能湊合就湊合。馬馬虎虎的態度,也是影響港片質量提升的關鍵。

不能說香港電影人不行,隻能說格局還是不夠大氣。而港片作為華語商業片承前啟後的作用,港片的人才儲備和經驗,直接影響後來的國產電影的水平。

要知道,國內那些傻逼的舔歐洲電影節**的文藝片導演,水平是更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