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續集合作(2 / 2)

大國文娛 香港大亨 4130 字 11個月前

“行!”林棋點了點頭。

港片在東南亞的發行,已經有成熟的合作商和傳統的發行渠道。即使親自到東南亞去找發行商,相對靠譜的還是那些傳統的發行商。

把東南亞發行權外包出去,雖然損失了一筆利潤,但也可以少雇傭一些人手。

……

邵氏電影公司在《開心鬼》上映兩周,票房破了1700萬時,斷定《開心鬼》票房後繼乏力。

於是,聯手嘉禾院線,邵氏、嘉禾兩大院線同步推出《如來神掌》,原本,想要乘著《開心鬼》票房疲軟期間,接棒周票房冠軍。然而,讓邵氏電影公司尷尬的是,即使是第三周,《開心鬼》票房增長已經在走下坡路,但依然不是《如來神掌》可以力敵的。

本來《如來神掌》這部電影的題材和劇情不錯,但邵氏的粗製濫造程度,也著實令林棋膛目結舌。彆說跟後來的徐克版《黃飛鴻》、《笑傲江湖》等等新浪潮武俠代表作相比,就是跟同一時期的《少林寺》去比較的話,也會被《少林寺》吊打十八條街。

看完邵氏82版《如來神掌》之後,即使是林棋這樣好脾氣的觀眾,也會把導演想象中傻逼。特效更更五毛一點嗎?道具可以再簡陋一點?漫畫改編電影,你就動不動把漫畫的圖片貼出來?!

不會玩特效,你可以不玩。不會玩道具,也可以不玩。但不會玩,卻又堅持要玩,那就太刺激觀眾的智商了。

整部電影,彆說是跟電影比了,甚至還不如tvb的電視劇有誠意。而《如來神掌》的成本卻不算低,至少有300萬。

毫無疑問,《如來神掌》票房根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雖然,首日票房一度達到90萬港元,但是,觀眾看完之後,紛紛感覺倒胃口。再加上,同期《開心鬼》搶走了觀眾的注意力。

以至於,《如來神掌》上映第一周雖然取得了300萬票房,至第二周,每日新增票房跌至不足20萬,以至於,嘉禾院線連忙調整《如來神掌》的放映場次,將六成的場次,下調到兩成。

邵六叔知道《如來神掌》的票房數據後,臉色很不好看,與此同時,越發懷疑鄒文懷的合作誠意。

要知道,最初鄒文懷提出合作,力推《龍少爺》等等電影,邵氏院線給了極大的幫助,《龍少爺》票房成績1700萬港元,裡麵有700萬票房是邵氏院線所獲。

但是,邵氏的《如來神掌》在嘉禾院線的票房加起來還不到150萬元。

邵氏和嘉禾聯手,最終的結果是嘉禾得利,其影片的票房去前幾年全麵提升,雖然不如新藝城,但差距不算太大。但邵氏並沒有從合作中得利,反而加速成為嘉禾的陪襯。

虧錢就算了,關鍵是麵子問題。虧錢邵六叔不怕,他虧的起,但是,這種投資的電影被認為是傻逼,還是讓邵六叔逐漸開始心灰意冷,漸漸停止電影投資,把老部下就轉移到tvb電視台去拍電視劇。

同樣的班底去tvb拍電視劇,卻都是合格的人才,電視劇行業,完全可以用電影行業已經落伍的套路。

比如,六七十年代風格的武大電影,在電影市場不可能有觀眾。但是,在電視劇行業,《霍元甲》、《射雕英雄傳》等等作品,依然是被視為精良製作。

可以說,今年《如來神掌》這部既挨罵又撲街的電影,正是邵氏電影公司逐漸開始減產甚至停產,並且,把考慮把邵氏院線租出去的導火索之一。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