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嬸慌慌張張跑到四嬸家,“聽說了嗎,那小子今天下床了,還帶著東西進山打獵去了?”
“什麼?”
四嬸瞪大眼睛,“這小子病好了?昨天還躺在床上呢,今天可下床了?好的這麼快?”
“你是不是聽岔了。”
“咋可能嘛,我親眼見的!”
“難不成這小子,病真好了?”
“這下完了,他家的地……”
“怕什麼,病好了又怎樣?三十兩銀子,就靠他進山打獵能掙到?”
“打獵是那麼好打的?要是好打,三哥和我家的,也不會進城幫工了。”
“就他?還想靠打獵賺錢?做夢去吧!”
“除非他在山裡麵撿到狗頭金!”
“那倒也是!”
“三嫂,你就放寬心吧,咱們坐等著開春種地了。”
……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走了半個時辰,蘇景雲拐進了北山。
北山很大,橫亙在淯陽府北邊,綿延數百裡。
往常時節,聽說山裡麵還有野豬、老虎呢!
進入深秋之後,樹葉落了,整個北山都是雜草叢生、一片枯黃的荒涼景象。
偶有一些柿子樹上,還掛著殘破的柿子,小鳥啄食著。
饒是這殘破的柿子,農家子弟也很稀奇。
若不是這些柿子都太高了,恐怕早就被摘去了。
北山外圍很荒涼,一些樹杈樹枝,甚至山溝裡麵的雜草、灌木,都被百姓砍去,當柴燒了。
這些地方,自然沒有多少獵物。
植被少了,地麵都是塵土。
好處便是能看到野雞留下的痕跡,諸如糞便、足跡、砂浴場等。
野雞換羽時,或易受到害蟲侵擾時,最喜歡在溫暖向陽,比較開闊的砂礫地區進行砂浴。
砂浴時,不僅留下足跡,還有遺落羽毛。
羽毛清潔,沒有汙損,則為新脫落羽毛。
在附近搜索時,便可能遇到野雞。
隻要找準了位置,再配合雉笛,就能打到野雞。
這也是係統入門打獵術,給他帶來的打獵知識。
靠著經驗,蘇景雲一邊走著,一邊觀察著地麵上的痕跡。
走了許久,前方傳來一陣騷動。
一抬頭,蘇景雲就看到一大兩小三個人正緊張兮兮地用麻袋遮住什麼。
麻袋裡麵,似乎有動物在亂動。
“劉叔,打到獵物了!恭喜啊!”
蘇景雲連忙打招呼。
劉叔劉大有,可是三岔溝村的老獵戶。
非但是老獵戶,還是世代幾輩人都打獵為生,經驗豐富。
因此,彆家打不到獵物,而他家卻幾乎靠這個為生,甚至可以不種地。
看到蘇景雲背上的麻袋、繩索、柴刀,劉大有瞬間意識到他也是來打獵的。
“喲,蘇家大郎,你也進山來打獵了?”
“是的,劉叔,打點獵物賺點小錢。”
“那你去東邊打吧,這邊我家已經布下了。”
技不外傳。
這個道理,蘇景雲還是知道的。
道了一聲謝,蘇景雲朝著東邊行去。
看著蘇景雲離去的背影,劉大有看著兩個兒子,小聲叮囑道:“兒啊,你倆警覺點,打獵可是咱家的傳家手藝,彆被外人學去了。”
兩個兒子點點頭,回道:“爹,我知道了。”
聽著背後的小聲咕噥,蘇景雲撇了撇嘴。
嗬嗬,有係統在手,我還偷師你的技術?
這不是搞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