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買地(1 / 2)

三岔溝村,因地處三條小河交彙處,而得名。

說是三條小河,其實都是從北山上流下來的小水溝。

每逢夏季汛期到來的時候,河水暴漲,村邊的溝溝坎坎、大小池塘,也能夠積存很多水。

百姓們灌溉田地,倒也方便許多。

不過,若是發生洪水,三岔溝村也首當其衝。

山麓一帶的良田、房屋,時常被衝毀。

因此,三岔溝村姓氏較雜,大都是從周圍遷徙而來的。

來到村外小河邊,舉目四望,一眼就能看到北山方向彎彎扭扭的小水溝。

“這條叫什麼名字?”

蘇景雲指著麵前的這條小河,問道。

“大郎,”

身後有人連忙介紹道:“咱們眼前這條是,礓石河。河底多小石頭,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附近的人,夏天都習慣在這條河洗澡。”

“西北方向那條河,叫泥河。這條河長一點,從北山西北方向而來,河底多草泥。”

“東北方向這條呢,叫華河。聽說之前上遊住了個姓華的莊戶人家,所以才叫了這個名。”

“華河水不多,礓石河水多,彙聚一起,下遊也是叫礓石河。”

“大郎,咱們村就是靠著這三條河灌溉,河邊的田地,都非常肥沃!”

“要是沒有洪澇災害啊,咱們村會年年豐收的!”

張俊才指著三條河,開口介紹道。

“嗬嗬,那是你家會年年豐收吧!”

旁邊有個人揶揄道:“大郎,他張俊才家的地,離河邊近,灌溉方便。但是咱們村其他人家,就不一樣了。”

“有的在山腳,有的離河比較遠。還有的,地裡麵全是碎石頭。也就河邊這些地,年年收成很好!”

“這邊的地,都是族長、裡長他們的地!”

“張俊才在這,好像有四五畝吧!”

張俊才嚷嚷道:“那是俺們辛苦勞作,才有了這些地。”

“哪像你們,不好好乾活……”

“你說誰不好好乾活的?”

……

背後那些人,吵吵起來。

蘇景雲看都沒看他們一眼,徑直走到一處高坡上,看著周圍的河道,又看了看下遊位置,暗暗思索著。

饒是現在已經是深秋了,河道裡麵依然有潺潺流水。

估麼著有大腿那麼深的水。

也還可以!

蘇景雲來河邊,自然不是為了看風景。

而是來看河水的!

從係統獲得了織布技能後,蘇景雲也直接升到了高級。

高級織布技能,有一項就是借助外力驅動,來織布。

仔細想了想,三岔溝村有河,或許可以建造一個水力織布機。

今天來這裡一看,這個設想還是可以的!

河水也算充沛!

若是能夠在這修造一個簡易水壩,攔水蓄水,那就更方便了!

這個位置的礓石河,位於三條河道的交彙處。

河麵寬闊,水流充沛。

而且,河道並不寬。

趁著現在枯水期,建造一個簡易水壩,絕對可以供應水力織布機的動力!

而且,水壩建起來之後,還能夠同時修建一些水渠,將水引到三岔溝村其他地方。

到時候,其他地方的田地,得到充分灌溉之後,豈不是也能夠年年豐收!

一舉多得啊!

想著,蘇景雲揮手招來了張俊才,開口問道:“這附近都是誰家的地啊?”

“大郎,我知道!”

張俊才連忙回道:“這是族長家的,遠處是孫大江家的,那便是……”

“停停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