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書籍,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曆史人物,說起來真的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
李知約先站立起來,誇誇其談,不絕於口,他喜歡的人物是唐朝皇帝李世民。這也不足為怪,他本就是李世民的後裔,也是將來滿清的第一大才子,對祖先的敬仰也是無可厚非。
“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又是一位擁有‘奇情’氣質的英雄人物,他柔情俠骨,一應俱全。他又是唐初的一位詩人,詩文儘顯英明神武,胸懷大誌的格局,還流露出一代君王思想情操與內心世界。”
李知約先進行了一下概括,然後具體分析,
“《賜蕭瑀》這首詩,可以說是李世民眾多詩詞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這裡麵所有表達的,實際上應該是有勇無謀,莫言義;有智無勇,難施仁;側麵告訴我們,要智勇雙全,才算是有用之才。”
“這首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詩堪稱一絕,不僅言簡意賅地揭示了智、勇、仁、義之間的辯證關係,也對於現實中知人善任,自我完善方麵,都具有啟迪作用。這麼一首小詩就顯示出李世民推仁天下的非凡氣魄,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知約說完,贏得了眾學生的一致掌聲。他不光把人物性格分析的很精準,還結合時代背景,把詩詞說的很通透,讓人對李世民的詩詞有了更深的了解,讓這個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
嘉倫聽完點點頭,衝他微微笑,確實感覺挺滿意。
這邊剛坐下,那邊的諸葛青便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
他作為諸葛家族的傳人,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後代,崇拜的是自己的先輩,蜀國軍師諸葛亮,尤其是他那首千古絕對《草廬對》,實際就是後來我們學過的《隆中對》,隻不過在清朝的時候,還是被人稱之為《草廬對》,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和劉備在草廬中對話,分析當前形勢,找到解決對策,這篇千古名篇真是無人能敵,自是要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