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對話(2 / 2)

「俗話說: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給你開上一扇窗。我恐怕是得罪上帝了。在第一任公司臨近倒閉前,前女友在出差的路上因她的同事對車輛爆胎後的應急處置做得不妥當而橫生車禍。這場車禍讓前女友足足躺了一年多,而那位男同事隻是受了點輕微傷。可能是出於自責,那位男同事對我前女友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這也使得前女友和他互生情愫。最終,麵對一個事業沒有起色,整日唉聲歎氣的男友,前女友做出了一個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一腳踏兩船。

「哈哈哈……,我的運氣是不是很差。努力得不到收獲也就罷了,運氣還奇差,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努力下去呢,反正努力得到的隻會是無儘的失望。」

「哦~這就是你消極的根源嗎?」

「在沒有發生這些事情之前,我其實還算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曾是我信奉的教條,是我前進的動力,用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是多麼值得讓人興奮和為之奮鬥的事情。然而,被努力一次又一次背叛之後,我終於明白到,原來努力不一定能換來想要的結果。現實把殘酷的真相不斷揭露在我麵前,最終造就如今憂鬱消極的我。」

「嘖嘖嘖,你不過是經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已,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的經曆比你所經曆的更悲慘萬分,但他們卻沒有好似你那樣滿世界地找借口,找理由哦。」

「是啊,這個世界各式各樣的人生都有,可與我有什麼關係。是要我從比自己淒慘的人那裡獲得優越感、滿足感;還是要我從比我出身好、命運好的人那裡獲得自卑感、羞愧感。這些人與我何乾,每個人的經曆都不同怎能混在一起談。」

「果真如此嗎?」

「什麼果真如此?」

「你對你經曆的認知。」

「什麼意思。」

「人總會挑對自己有利的話說,有時甚至還會篡改記憶,這些行為旨在麻醉自己,將自己的某些行為正當化。」

「正當化……?」

「為了高考,你所努力的隻是三年,而彆人可是長久地努力著,憑什麼僅以你的三年就可以壓過彆人的十幾年;大學期間,你不學無術,畢業後找的公司都是最次的,這樣的公司隨時會經營不下去難道不是一種常態嗎;至於你的前女友,你捫心自問,你和她發展的初段,她可是和上一任還藕斷絲連著,你敢找這種水性楊花的女人,那就得做好自己會步她前男友後塵的準備。」

「不,不是你說的那樣。」

「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和運氣不大相乾。大多數時候你都處於懶惰狀態,彆以為努力了一小會,就能對努力下定義。你未免也太狂妄了。想靠一時半會的努力就改變一切,你是在癡人說夢。再者,你的努力真的能算作努力嗎。」

「世間千萬人,形形色色,因此,對於一些沒有標準的事物勢必會有差異性的評判。一件事物如果充斥著各式各異的標準,那也就等同於沒有標準,一切都隻停留在抽象概念裡。所以我所認為的努力,或許在彆人眼裡不過是蜻蜓點水般的程度,但是,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又從何認定我過去所付出的努力不是足夠努力了呢。你可以說我的努力有自我解讀的成分在,但是,你無法抹去汗水曾經在我身上揮灑過的痕跡。」

「你還是沒有長進。總想著為自己辯解。快彆這樣吧。刻意放大自己失敗後的悲傷,強調自己真的很努力了,以此正當化自己的消極行為。你的程度不過如此,將幾次失敗包裝成合理懶惰度日的理由。」

「不是你說的那樣。」

「人都會逃避,這是理所當然。但你用過去的失敗作為逃避借口的同時,竟還恬不知恥地選擇原諒現在無動於衷的自己,甚至將一切都怪罪於命運的不公,讓自己得以名正言順地坐在可憐者的位置上,你難道就沒有羞恥心嗎?」

「你說得真輕鬆,親曆者不是你當然能說出如此輕鬆的話。這幾次失敗對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單是高考失敗所帶來的傷痛就無法簡單地抹平。

「你知道嗎,貧窮人家的孩子,高考就是改變人生的機會,是絕不容有失、僅此一次的機會。先前幾次模擬考我都能保持在理科全年級前20名,明明勝利就在眼前,偏偏失手了。

「從知曉分數的那刻起我就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惡夢之旅。十年裡,經常能夢見自己在電梯裡,有時是跟隨電梯一起下墜,有時是按不到自己想要去的樓層被困在電梯裡……這些場景反反複複地出現,不斷折磨著我。

「如果我心懷遠誌,折磨倒是應該的。但我並沒有想過要用努力去求得大富大貴,去求得功成名就。考上心儀的大學,修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勤勤懇懇地工作,娶妻生子……這就是我的追求,我隻想做一個普通人,過最普通平常的生活。可是,連最簡單的生活都不能靠努力得到,我為什麼還要努力。」

「沒有誰的一生會一帆風順。遭遇過幾次失敗就自甘墮落,自暴自棄,人生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輕鬆簡單,之後像這樣的失敗還會陸續有來。受過幾次傷就覺得努不努力都無所謂,過上沒有任何激情,完全放棄自我的人生,這就是你的渴望嗎?」

「…………」

我也很想朝著某個目標努力,但我不清楚像我這樣一事無成的人還能做成些什麼。我對前路很迷惘,我的腳步被困住了,然而時間卻沒有一同被困住,隨著虛度光陰的時間不斷積累,人就越焦慮,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兩種選擇便擺在麵前:

走出困境,迎來新生;

或是走向極端,放棄自己的人生。

我選擇了後者。

「人生很短暫,你要躲避到什麼時候。過去的時光不會回溯眼前,此時不努力,難道要等待一個特彆的時機來臨時再奮力一把?這個時機在哪呢?你已經等了一年了吧,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你失業了一年,每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地窩在出租屋裡。還是說你等待的不是時機,而是有人能對你說一句:沒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你,隻是在向這個世界撒嬌。」

「撒嬌?我在撒嬌……」

不知為何,總感覺瑟康·莎斯尼斯說的話有些許道理的同時又無法完全令人信服。批判我的人生倒也無所謂,肆意蹂躪、惡意貶低就未免太過分了。說來,她究竟是以何種身份說出這些話?

「夠了。瑟康·莎斯尼斯,你和我說這麼多,到底有什麼目的。」

「我隻是在提醒你,再不醒過來,你就會和底下這堆垃圾融為一體,成為真正的垃圾。」

垃圾?

對了,我在垃圾處理廠,焚燒車間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