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深深吸了口氣,接著說:\"陛下,您既如此,那我就獻醜了,我認為開放海禁,其益處遠勝過弊端。\"
\"首先,沿海的百姓大多以捕魚為生計。\"
\"他們的生活,世代都依賴這片海洋。\"
\"然而,自從陛下頒下海禁,漁民們無法出海,失去了生計,驟然轉行他業,他們卻難以適應。\"
\"陛下,您是否留意到,近年來江浙一帶的遊民日益增多,這不是個好兆頭。\"
\"海禁之設,是為了防範海盜,這是眾皆知曉的。\"
\"然而,陛下,您是否發現一個問題?海禁之後,沿海的倭寇騷擾,海盜猖獗,狀況並未好轉。\"
\"何不解除海禁,要防止海盜,抵禦倭寇,我們可派大明海軍常駐沿海,定期巡航。\"
\"陛下,這隻是我的一點淺見。\"
\"妙!妙!妙!\"
朱老聽完,連連擊掌讚歎:\"果然是我侄女,句句切中要害,你說得沒錯,這樣下去,不如開放海禁。\"
\"其實,近幾日我一直在考慮此事。\"
\"侄女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
\"除此之外,我想開放海禁,還有一個原因。我從那位隱居高人那裡,得到了一個驚天秘密。\"朱老透露道。
\"呃!\"
徐達一聽,心中暗叫不妙,父女倆恐怕又要陷入困境了。
哎呀!
早知如此,何必來此!
朱老見狀,臉上掠過一絲得意的笑,繼續說:\"那位隱士告訴我,在倭寇占據的島嶼上,有一座龐大的銀礦,名叫石見銀山。\"
\"那礦中的白銀儲量,一旦開采,恐怕數以億計。\"
\"什麼?\"
\"這麼多?\"徐達滿臉驚訝。
\"不過,有個小問題,我並不知道石見銀山的具體位置,誰又能辨認出島上的哪座山就是它呢!\"朱老接著說。
\"那位高人告訴我,有人手中握有石見銀山的地圖。\"
\"呃!\"
徐達怔了怔,脫口而出:\"陛下,您不會告訴我,地圖就在吳王殿下手中吧!\"
朱老忽然朗聲笑道:“嗬嗬嗬,說的就是,確實在五公子那兒。”
第四十三回 徐妙雲的選擇
朱老的笑聲在徐達耳邊響起,他頓時怔住了。
糟了!糟了!
父女二人今日算是栽在朱老的計謀裡,想逃都逃不掉。他之前怎麼就沒看出,朱老竟如此心機深沉呢?
“咳咳!”
徐達輕輕咳了一聲,臉上帶著驚訝:“真沒想到啊!吳王殿下居然有這般手腕,不愧是陛下的子嗣!”
“嗬嗬嗬,那是當然,五公子可是咱家的瑰寶!”
“二哥!”
接著,朱老神色嚴肅地說:“你說,咱若能徹底掌控石見銀山的銀礦,大明的百姓豈不是立刻就能過上好日子?”
“正是!那可是蘊含億萬兩白銀的礦脈,有了它,我們便可適當減輕百姓的賦稅。”
“同時,這筆財富也能用來推動大明的發展。”徐達附和著,不過他的話都是順著朱老的意思。
朱老想讓他接的話題,他徐達偏偏不接。
“是啊!”
朱老馬上說:“如今形勢擺在眼前,軍隊有了,戰艦也有,拿下倭寇占據的島嶼易如反掌。”
“關鍵在於!就缺一張石見銀山的地圖。”
“咳咳!”
講到這裡,朱老還咳嗽了兩聲。
徐達,我都暗示到這份上了,你還不打算接這個話題嗎?
“那太好了!”
徐達立刻回應:“陛下,隻要我們出兵,必定能輕易攻下那島嶼,島上的倭寇肯定知道石見銀山的位置。”
“那時,隻需捉幾個重要的倭寇,嚴刑逼供,石見銀山的位置不就水落石出了嗎?多簡單的事!”
“沒錯,確實簡單。”
“不過,從倭寇口中得到的消息,你信得過嗎?我們在島國毫無根基,誰知道他們說的是真是假!萬一他們欺騙我們,隨便指一座山說是石見銀山,怎麼辦?”朱老問。
“所以啊!”
朱老拍了拍徐達的肩膀:“攻下倭寇的扶桑是勢在必行,同時,石見銀山的地圖我們也必須拿到手。”
說話間,朱老不斷地向徐達使眼色。
快點啊!
自覺些,把這差事接下來。
“咳咳!”
麵對朱老熾熱的眼神,徐達實在無法忍受,問道:“陛下,既然你想得到吳王殿下的地圖,為何不親自去找他要呢?”
“微臣相信,隻要你開口,吳王殿下必定會主動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