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輕率了!
說到這,劉伯溫臉上浮現一絲回憶,接著說:\"當年在南京城初次見到殿下,從你的麵相中,我便看出你將來會成為開創霸業的天子。\"
\"我看人從未出過錯,從未有過看不準的時候。\"
\"直到遇到吳王殿下你。\"
\"即便我用儘畢生所學,也無法看清你的麵相,無論怎樣觀察,看到的都是一片虛無,仿佛你根本不屬於命運的安排。\"
\"真是個了不起的劉伯溫!\"
朱肅忍不住回應:\"沒錯,當初救你的人就是我,我不忍心看著你這樣聰明的人,最後喪生於陰謀之下。\"
\"劉基先生,我有些不解,既然您預知到洪武八年的浩劫,難道就沒有設法避開嗎?\" 朱棣詢問道。
\"吳王殿下,微臣剛才已言明矣。\"
\"微臣在洪武八年隕落,此乃天意,以微臣之力,無法逆轉,即便能暫時改變,終究隻是拖延,今日幸存,明日災禍或許又至。\"
\"殿下可曾聞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事乎?\"
\"隻需上方穀的一炬烈火,大漢複興便非夢。\"
\"那時,諸葛丞相早已算儘一切,他的卜筮之術,豈有不知天是否會降雨之理?\"
\"然而為何,關鍵時刻,天降甘霖,熄滅了他的希望之焰,抹去了大漢複興的最後一線生機?\"
\"其因在於,大漢國運已儘,天命如此,凡人之力豈能違抗天意,改寫定數?\"
\"逆天而行,必遭天譴。\"
\"諸葛亮試圖以續命七星燈之法延續生命,再作最後一搏,然結果如何?仍未能成功。\"
\"再觀漢代王莽與光武帝劉秀,王莽勢強,劉秀勢弱,但最終勝者為劉秀。\"
\"這就是天數!\"
\"我的處境亦然,對此,我早已洞察。\"
\"高見,高見!\"
劉基的這席話讓朱棣心潮澎湃,不愧是統一江山的劉基!
\"而且!\"
劉基接著道:\"我命中注定僅為伯爵,未料如今受封侯爵,若我所料不錯,這一切,皆因吳王殿下您吧。\"
\"咳咳!\"
朱棣輕咳一聲,回應道:\"青田侯,這次您猜錯了,您能封侯,實有兩因,而這兩者,皆與我無關。\"
\"怎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