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帶,倭寇與海盜橫行霸道,開放海洋隻會讓他們更加囂張。”
“甚至,倭寇的禍患可能會波及內陸。”
“哼!”朱肅冷笑一聲,“胡丞相,恕我直言,海禁期間就沒有倭寇了嗎?他們不是一直在困擾我大明嗎?”
“確實存在,但一旦開放海洋,情況恐怕會失控。”胡惟庸回應道,“在找到解決之道前,還是維持海禁為妙。”
“胡丞相,假使本王有辦法根除海盜和倭寇,又當如何?”朱肅反問。
“小五,此話當真?”朱老激動地問。
來了!果然上鉤了!這就是他朱老最想聽到的,隻要能解決問題,就算沒有好處,他也會開放海洋。
當初為何實行海禁?不正是因為倭寇和海盜的騷擾嗎?
“當然是真的!”
“而且,方法並不複雜!”
朱肅停頓了一下,接著說:“父皇,各位大臣,那些擾亂大明的海盜是誰,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就是張士誠和陳友諒的舊部。”
“當初,在元末明初,他們敗在父皇手下,最終**海外。”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當初逃離的這些人,現在年紀應該都不小了。我剛才說過,我們華夏子孫都有葉落歸根的情結,希望老去後能回到家鄉。”
“沒有人願意永遠漂泊在外。”
“那麼,他們去世後,魂歸何方呢?”
“如果此時父皇能寬恕他們的罪行,發布大赦令,隻要他們願意重回大明,成為守法的公民,對過去的事既往不咎,他們會怎麼選擇呢?”
“嗯?”
朱老聽到這裡,猛地睜大了眼睛。
可行!非常可行!
那些逃走的人現在恐怕都五六十歲了。
人越老,越懷念過去。
“好!好!”
在這個時刻,太子朱標忍不住開口:“五弟,你的建議實在高明。一旦父皇頒布這項大赦,陳友諒和張士誠舊部多半會重返故土。”
“畢竟,中原才是他們的根。”
“父皇能寬恕他們,他們必將對父皇感恩戴德,世世代代銘記這份恩典。這無疑是天大的恩賜。”
“若能安居樂業,誰願漂泊海上為盜呢?”
“這才是真正的智者之舉,攻心為上,不動乾戈便化解了海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