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覺得孩兒說得有道理嗎?\"
\"哈哈!\"
朱棣一番話,令老朱大笑,隨後讚許道:\"妙!妙!妙!四子所言極是,孝道為先,怎能讓祖先流離失所呢?必須讓他們安息。\"
於是,雙管齊下。
大明出兵的理由堂堂正正,名正言順。讓扶桑島國找不到拒絕的借口。
第一次拒絕,尚可理解。
畢竟,已分離千年,真假難辨。
但若拒絕迎回祖先,豈非天理不容?
你能拒絕嗎?
一旦拒絕,大明便更有理由堂堂正正地發起進攻。
同時,這也將點燃大明百姓對扶桑的憤怒,屆時他們會更加團結,一致對外攻打扶桑。
孝順,早已深深植根於中原每個人的心中。
沒錯!
這兩個理由結合,再合適不過了。
\"四子!\"
老朱不禁感歎:\"真沒想到你能策劃出如此周全的策略,看來父皇以前對你有所誤解,今後定要重新審視你。\"
說到這兒,老朱忍不住瞄了眼朱棣身旁的朱肅。
朱棣的能力他心知肚明,不用猜也知道計策出自朱肅之手。
看著文武百官驚訝的表情,老朱內心頗為得意。看,這就是我的兒子,出色吧!
你們想不到的方案,我的兒子做到了。
唉!
想到這裡,老朱又歎了口氣,若是標兒提出這個計劃,那就更完美了。
朱棣雖才智出眾,與五弟朱肅相較仍稍遜一籌,這令朱老心頭略感失落,但也慶幸他們皆是他的骨肉。
\"嗬嗬!\"
聽見朱老的讚揚,朱棣略顯羞澀地摸了摸後腦,接著說:\"父皇,我隻是突然靈機一動,找出了這個借口。\"
在朱老的稱讚和文武百官震驚的視線中,朱棣心中自豪無比。
隻需五弟輕輕一出手,你們這些人便已達到極限,滿朝官員在我五弟麵前,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罷了。
儘管朱棣興奮不已,甚至有些飄飄然,但他深知這一切都歸功於朱肅。
沒有朱肅,他什麼都不是。
\"對了!\"
朱棣連忙補充:\"父皇,您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