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老朱歎了口氣說:“不是我不信,實在是難以置信,就算唐朝的李世民治理下的貞觀盛世,恐怕也沒達到這種程度吧!”
“如果真有你說的那麼好,我也可以考慮免去那兩個貪官的罪名。”
不僅如此呢!
朱標接著說:“父親,就拿西江縣來說吧!那個縣令劉江在任三年,修了三條大馬路,這些馬路貫穿南北,幾乎每個村子的村口都能通到,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
“修路是件好事,能造福一方。”老朱也忍不住讚同。
“父親,您知道嗎?西江縣的商業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這三條馬路起了關鍵作用。”
“而且,修這三條馬路時,西江縣沒花朝廷一分錢,也沒用徭役,太不可思議了。”朱標驚訝地說。
“什麼?”
老朱也愣住了,問:“修三條這樣的大馬路,至少要上百萬元銀子吧!西江縣哪來的錢?”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嘛……”
朱標愣了一下,然後說:“孩兒也不太清楚,據錦衣衛調查,似乎是縣令劉江把修路工程承包給了富商,讓他們出資修建。”
“這……”
老朱皺眉說:“不可能吧!那些商人會這麼好心,用自己的錢給西江縣的百姓修路,這絕對不可能。”
朱標聳聳肩,說:“這個孩兒也不明白,就算查清楚了,我們也可能搞不明白。”
“不過,小五應該很清楚。”
“據我調查,西江縣的發展是從修好這三條馬路開始的。對了,縣令和江南知府都用了一個相同的口號。”
“什麼口號?”老朱好奇地問。
“要想富,先修路。”朱標回答。
“嗯?”
老朱先是疑惑,然後慢慢品味這句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於是問:“這麼說,江南的情況也是這樣,知府上任後也是先修路。”
“沒錯!”
朱標接著說:“據錦衣衛調查,現在江南省交通四通八達,非常便利。聽說江南知府還提出了一種環路規劃,這個計劃剛開始實施,具體效果如何還不清楚。”
“不過,江南省的人都對這個項目很看好。”
“還有這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