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諸葛亮並未如此行事,接詔之後,即便心中再多不甘與悲痛,依然毫不遲疑地率軍返回。
此即諸葛亮之忠誠!
由此鑄就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流傳千古的賢相形象。
這般人設,哪個臣子不願擁有?
此乃流芳百世之榮譽啊!李善長亦是渴望得到。
既然黃帝最終歸順於我李家,那麼吾是否為黃帝,又有何乾係?
“所言極是!”
李默附議道:“司馬懿實乃愚昧至極,怎可與父親大人您相提並論?他根本不配。”
“罷了!”
李善長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著言道:“時候不早了,你快些回去罷!以免引起他人猜忌。還有,你二哥那邊,可曾露出馬腳來?”
“這些時日,我始終派人密切關注公主府動靜,二哥與公主二人,一切如常,他應未泄露我們的機密。”李默回應道。
稍作遲疑,又問:“父親,您就連二哥也不放心麼?”
“非不放心,而是務必謹慎行事。”
“此事關乎重大,不僅危及項上人頭,更是涉及滅門之災,不容有任何絲毫差池,你明白嗎?”
“這是我父走至今日,累積的經驗教訓。”
“小心使得萬年船哪!故無論行事何事,皆需謹慎,再謹慎。” 李善長滿臉嚴肅地道。
“謹記父親教誨!”
李默點頭答應,“孩兒這就告退。”
“去吧,去吧!”
望著那個已經在黑暗中消失無蹤的身影,李玄長露出滿意的微笑,這才是他李玄長真正的後招,真正的進可攻伐,退亦能自保。
這一步棋局,自他初次結識朱元璋之際便已悄然布局。
他李玄長,乃是可以與劉伯溫和並論的存在,儘管在卜算觀相之道上不及劉伯溫精深,但也略通一二,更兼有過人的識人之術。
當他在人群中初見朱元璋那一刻,便立刻斷言此人非同尋常,將來必成就一番偉業。
那時,朱元璋手下僅寥寥數人,實力尚且有限,而初入江湖的朱元璋更是青澀稚嫩,與今日之威嚴迥然不同。
因此,他便開始精心策劃。
他精確推算了朱元璋與馬皇後的婚期,以及朱元璋深夜尋訪馬皇後的時間點,同時也在此期間,他暗中安排三位女子,隻為留下一個與朱標的出生日期相近的兒子,以便日後施展\"狸貓換太子\"之計。
然而令李玄長
始料未及的是,朱元璋竟如有神助,勢力擴張的速度驚人之快。
短短一兩年間,麾下已有數千兵馬,其中不乏徐達、常遇春、湯和這樣的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