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的某一個角落。
少年合上了手中的書籍問道:“您是這本書的作者嗎?”
夏目漱石沒有立刻回答他的話,反倒是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它寫得怎麼樣?”
少年對此評價道:“是一篇精彩的故事,雖然在結局上有些不儘人意。”
“是嗎……”夏目漱石若有所思道。
少年盯著他,沉思了片刻。
“書裡有提到的王國,王子采納了大臣的建議,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製。所以橫濱如今形成的三刻構想局麵,最初的構想方針,是您提出來的?”
夏目漱石沒有否認。
這的確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書,以一首悲劇的童謠為開場白,娓娓道來了一個政客可謂是充滿黑暗血腥的一生。
親眼見著一個原本腐朽落後的國度如何通過變革,逐漸走向和平盛華。
在讀的過程中,裡麵的那個政客很多的觀念與他不約而同的吻合。
就當他準備將這本書再看一遍的時候,夏目漱石卻開口打斷了他,“如果你喜歡,我不妨把它贈送給你。”
“但是你得回答我一個問題。”
少年抬眼看向夏目。
夏目漱石道:“你能告訴我,為什麼說它的結局不儘人意呢?”
“殺死政客的可以是知更鳥,是善良的王子,是生活在陽光之下的國度民眾,唯獨不可以是政客的孩子。”
夏目漱石笑著問道:“為什麼呢?為什麼會這麼說。”
“悲劇是把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注1)”
“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的存在,明明有些人站在黑暗裡,卻就像拂曉初升的晨光一樣。曾屹立在兵亂的戰場之上,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偉大的理想,這樣子的人即便失敗了。隱藏在黑暗成為了一個殘忍的政客,卻也在用另一種方式去維護生活在光明之下的國度。”
“占據他一生的光陰的,有他所深愛的國度,有暴力偏執的外鄉人,有處處與他作對的騎士,唯獨沒有那個孩子。”
“那個孩子隻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醜角,這樣子的悲劇不夠美麗、也不夠絢爛、更不夠達成最終的煙花效應。”
少年說了很長的一段話。
在這段期間,時間仿佛在被無限拉長。
因為四周很安靜,不僅是體現在聲音,更是心靈上的沉默。他漸漸地忘記了自己正在講話,沉浸在另一個永恒的世界裡,原屬於童話故事書裡的那個巨大的古鐘發出嘀嗒嘀嗒的走動聲。
少年給出的答案讓夏目漱石足足沉默了數分鐘。
“我以為你會代入那個孩子的角色的。”
少年語氣平淡的說道:“然後您便覺得我因為那個政客的孩子的台詞與遭遇而產生共鳴?”
雖然很慚愧。但他確實是抱著這個目的將這本童話書拿給少年看的。
“抱歉……”
“回答完了,它現在是我的了嗎?”少年並不在意對方的目的。
夏目漱石臉上掛著一抹淡笑,他點了點頭,“當然,它就是你的了。甚至是你不喜歡的部分,也可以讓你改寫。”
“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
少年拒絕了,“我對這方麵沒有興趣。”
“為什麼呢?既然是你發現的問題,那當然是由你來改寫才是最妥當的。”
“沒興趣。”
夏目漱石卻知道,這孩子心結還是沒有解開。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強求了。”他的話鋒一轉,“但在此之前,我想帶你去見一個人。”
……
橫濱的一家養老院。
有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正柱著拐杖站在那。老人的身材瘦小,臉上總是掛著一抹慈祥的笑容。他慢吞吞地朝著他們走來。
這個老人就是最開始將千咫抱養進孤兒院的老院長。
同時他也是個異能者。
老人的異能力與照相機類似。隻要與他對視超過九秒,他就可以將那個人的相貌在大腦中進行格式化,之後生成一張照片。條件限製就是使用異能的對象必須也是個異能者。
這便有了那張照片的由來。
老人抬了抬老花鏡,他眯著眼睛,仔細盯了少年的臉好一會兒。他才恍然大悟,“哦呀,這、這不是……”
老人記得這個孩子。
“那個、小千咫啊。”
“你找到——找到了沒啊。”老人似乎還有些耳背。
“我的父親年紀大了,眼神和聽力都不太好。”這時候走出來了一個中年男人,他訕笑著跟千咫他們打招呼。
“之前也是我跟你聯係的。”老院長的兒子找了幾張椅子,讓他們坐下來。
“也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老院長的兒子對著少年笑了笑。
少年臉上浮現疑惑的表情,對方長著一副寬厚老實的麵相,但他確實沒有在記憶中找到有關對方的痕跡。
男人撓了撓頭,露出靦腆的表情,“其實我也不是父親親生的孩子。我之前也是孤兒院的一個孤兒,隻不過當時我已經成年了,想要留在孤兒院報答那裡的人,關於你的事情……父親之前有告訴過我。”
在當時的孤兒院原本就處於人滿為患的情形,他也是親眼所見,由於糧食物資的緊缺,年幼的孤兒啃食樹皮,將青草煮成湯水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