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到一個像太監發出的聲音,不由得回頭去尋找這個聲音是誰發出來的。
很快李承乾便發現了藏頭露尾的王武。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容。
然後開口說道:“如果是在兩軍陣前,你與番邦異族說上幾句話,本王就敢砍了你的腦袋。”
李承乾的話說的沒有任何不妥,兩軍陣前你敢與敵將竊竊私語。那還真就有通敵賣國之嫌。
不過就算李承乾說的不對,王武也不敢出麵與李承乾爭論。他可真怕李承乾在打他一頓。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王武想要置身事外。可是李承乾卻不這樣想,就這樣放過這個王武。
不過李承乾可並沒有準備現在就發難,因為他現在要做的先是讓魏征閉嘴。否則自己老爹可就不好過日子了。
而此時魏征卻已經不再理會李承乾,正在對李世民咄咄相逼。甚至建議李世民下旨關掉英雄樓。
就在李世民騎虎難下的時候,李承乾再次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有一個請求,不知父皇可否答應。”
“什麼事,隻要不是出格的事情,朕都可以考慮。”李世民開口對李承乾說道。
“父皇,兒臣希望父皇可以寫下一塊匾額。匾額之上隻需寫下誠信為本四字便可。”李承乾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這有何難,但是不知你要這四個字又有何用意?”李世民點了點頭後對李承乾問道。
李承乾不緊不慢的開口說道:“仁智禮義信為五德,缺其一者不可為君子,應該稱之為缺德。不知這天下到底有哪個人,敢稱自己是君子呢。”
“自視清高者,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道德君子。卻不知他暗中是否做過缺德之事呢?”
“商人被這些君子說成唯利是圖之人,可是他們又哪裡知道,商人的信條乃是誠信為本。”
“從古至今有多少有名望的商人,他們可並非是販夫走卒。而皆是飽學之士。”
“商人的始祖王亥,就以這誠信為本四個字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才成為了這天下商人之祖。”
“春秋時期的範蠡,在軍政方麵可是有著很高的成就。但是最終卻棄政從商,並且還留下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的美名。”
“端木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信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經商宗旨。因此被奉之為儒商之主。”
“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難道他們都是卑賤之人嗎?所以兒臣希望父皇賜下誠信為本之匾額,兒臣會將其懸於21世紀正堂。”
李承乾說完之後,朝堂之上鴉雀無聲。仁智禮義信,到底有哪個人敢自稱全部具備呢?
從古至今的商人,難道真的都是唯利是圖之人嗎?
而這次程咬金卻大笑著說道:“說的好,說的妙。自視清高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還不是一樣吃喝拉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