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所部十萬餘人馬,行至美陽紮營。
張溫率軍駐紮長安,傳詔董卓和關羽前來。
關羽率部拜見主帥,而董卓卻拖延良久。
張溫責備董卓時,董卓卻出言不遜。
孫堅當時在座,走到張溫旁耳語道“董卓不畏懼有罪而妄言,應按軍法斬之。”
張溫說“董卓素在隴西、蜀郡一帶聞名,如今若殺之,西行則無依靠。”
孫堅說“您親率王師,威震天下,何必依賴董卓?況且勝仗基本上都是關長生打的,和他董卓又有何關係?”
“再者董卓今日言論,有違您的命令,輕慢上官,是第一罪。”
“邊章、韓遂作亂一年有餘,應及時征討,董卓反而說不能,此為第二罪。”
“董卓身負重任,卻無戰功,召之不來,來而緩緩,反倒狂妄自傲,此為第三罪。”
“古代名將,臨陣殺敵,無不果斷斬決違犯軍紀者,以樹軍威,如穰苴斬莊賈、魏絳殺楊乾。”
“您若不忍心執行軍法,董卓必生疑。”
張溫不忍執行軍法,於是說“你先回營,免生董卓疑心。”
接下來邊章和韓遂也率本部來美陽作戰,雙方勝負未分,張溫一度未能取得優勢。
關羽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能夠一舉擊破叛軍的時機。他望著天空,心想應該時機快到了。
這個時機很快到來。
十一月的某個夜晚,一顆流星劃過夜空,墜入了叛軍營寨。叛
軍們看到了這一幕,軍心動搖,陷入了混亂。
關羽知道會發生這件大事,他率領著青龍衛、應龍衛、黃龍衛趁機突襲,向叛軍營寨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關羽身先士卒,揮舞著青龍偃月刀,一路砍殺,無人能擋。他的目光堅定,眼神中充滿了決心和勇氣。
叛軍們被關羽的勇猛所震懾,紛紛向後退去。關羽趁機發起了衝鋒,將叛軍們擊潰。他們四處逃竄,向金城郡的榆中方向逃去。
關羽並不打算放過他們。他帶領著軍隊,一路追殺,不斷地消滅著叛軍的有生力量。
邊章和韓遂帶著少量士兵逃跑。
此次戰役大獲全勝,張溫犒賞三軍後,便率軍乘勝追擊。
為了將叛軍一網打儘,張溫準備兵分兩路。
關羽本想爭取一路,但是最後還是被周慎和董卓獲得,二人都說關羽已經獲得如此軍功,應該將機會讓給二人。
關羽無奈隻好同意,留守中軍。
最終一路由周慎率領三萬將士進攻榆中,另一路則由董卓率領三萬將士追擊湟中義從胡。
然而,周慎和董卓卻都遭遇了叛軍的頑強抵抗。
周慎求勝心切,不顧部將孫堅提出的切斷敵軍糧道的妙計,結果自己的糧道反遭敵軍切斷,隻得倉皇撤退。
而董卓在望垣被叛軍包圍,糧草耗儘,情況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