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百姓,切莫驚慌,安心生活。關羽將軍治軍嚴明,愛護百姓,定能保我郡內安寧。望眾百姓互相轉告,共知此喜訊。若有不法之徒,趁機作亂,定當嚴懲不貸。
關羽將軍已下令,加強郡內巡邏,確保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將軍亦會著手恢複郡內秩序,重建家園,讓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
城內未滿15歲者,不分男女,每日到指定地點學習漢語,漢字,十年後將全部使用漢字,但保留寒語作為地方性語言。
真番郡將會分田地,分種糧,開荒屯田。
特此告示,以安民心。
大漢皇帝禦旨
遼州刺史關羽
告示發布日期中平五年七月八日。
告示是用的白雞文和漢語兩種。
除了張貼,還有人幫忙誦讀和講解。
尤其是說遼東四郡有大量的優秀青年,歡迎大量18歲以上未婚女子前去相親。
遼州包去來費用,如果成功還獎勵百文忠義幣作為賀禮。
前提是男未娶女未嫁,都是單身。
當然也支持他們留在本地和未婚男子結婚,隻是沒有賀禮。
關羽為了支持自己的百姓可謂是操碎了心。
他都這樣了,那些人還是找不到老婆,他就隻有去鮮卑和無我國給他們搶了。
關羽拿下昭明縣後,沒有繼續用兵,他派人去尋找白雞王肖古王大軍下落。
準備和白雞王一決高下。
另外一邊張飛帶領黑龍衛像一支玄甲鐵騎慢慢靠近臨屯郡,他們輕鬆越過單單大嶺。
這是平時經常山林訓練的結果。
突然出現在東暆打了濊貊人一個措手不及。
濊貊接連丟失東暆、不耐、華麗、蠶台四縣,隻剩下邪頭昧、前莫、夫租三縣。
濊貊人主要是由兩種人組成,一種是本土居民,一種是商朝後裔。
(以上不是胡說,有藝術加工,但也有曆史記載。)
(“濊”是東北“貊”的專稱。或說“濊貉”是春秋時“九貉”中的一個部落,戰國秦開拓地以後始成為東北夷的通稱。似與商族有一定淵源關係。)
周朝以前,這些人居住在後世的山東半島上。然而,在周滅殷商之際,他們被周人所迫,不得不大部分向東北和北方遷徙。
渡渤海遷居東北東部者,散居在今鴨綠江上遊和鬆花江上遊一帶。
現在濊貉的王就是商朝後裔殷羅,究竟血脈純不純就不知道了。
他們經過多年的南遷北徙,和多個民族融合,現在還有多少漢人血脈還真不好說。
邪頭昧城樓上站著一個年輕的男子,衣著在這城內算是非常奢靡。他身著錦衣,華采斐然,頗有商朝時期的風格。
然而他的臉上卻全是憂愁。
這人名為殷羅,非常年輕的濊貉王。
他站在邪頭昧城之巔,眺望著遠方的山川與平原。
他的目光含淚,不知是風吹的,還是對未來的迷茫。
剛年滿十八的他,肩上的責任沉重如山。
他的父親,是位荒唐至極的王,可以說就是小一號的商紂王,昏庸無道。
在他的統治下,濊貉陷入了混亂與困境,民不聊生。
對國家的實際狀況視而不見,對百姓的疾苦充耳不聞。
他的荒唐行為不僅導致了濊貉內部的混亂,也可能引發了與其他部族的矛盾與衝突。
留給他的不僅僅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王國,更是一份沉重的曆史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