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張遼、高順認主(2 / 2)

這些人本就是擅水之人,訓練起來還是很快。

至於戰術就要等軍艦下水後再練。

關羽安頓好蔡邕後,將周倉叫到新的刺史府。

問了很多有關洛陽發生的大事,看看和他記憶當中有沒有偏差。

聽完過後,聯合飛鴿傳書獲得的情報,他對中原了解更深。

周倉彙報完情況準備離開時突然想起一事,向關羽稟報:“主公,屬下離開洛陽時,遇四百並州軍。現已攜此軍至遼州,其中有二將,實非等閒之輩。”

“其一,武藝精湛,兵器勝我,與公明將軍不相上下,且有勇有謀。”

“其二,武藝雖不及我,但治軍嚴謹,尤擅軍陣訓練,我遼州軍無人能及。”

關羽突然來了興趣,並州軍多武藝出眾之輩。

可是武藝和徐晃差不多可不多得,徐晃可是五子良將之一,這人莫不也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

張遼就是並州人士。

另外一人軍陣厲害,那不就是高順。

高順有一支非常出名的軍隊,名為陷陣營,隻有八百人,隻是不知道這支軍隊是何時訓練的。

關羽讓周倉立馬去將兩人帶來見他。

張遼和高順聽到關羽要見他們,兩人立馬跟著周倉去拜見遼州刺史關羽。

遼州城的刺史府前,張遼和高順被周倉引領著,心情既緊張又期待。

他們雖然久經沙場,但麵對即將見到的關羽,心中仍然不免生出幾分敬畏。

關羽人的影樹的名,整個大漢不知他事跡的人少,也就近兩年沒什麼動靜,也是他們故意壓製的原因。

悄悄發展,打槍的不要!

周倉將他們帶到刺史府前,卻並未立即引他們入內,而是說:“關將軍已在府內等候多時,二位將軍稍等片刻,我這就去通報。”

張遼和高順麵麵相覷,心中感到一陣莫名的緊張。

他們本以為會先在府外等候,再由關羽傳喚入內,沒想到關羽竟會親自在屋外等待他們。

這種待遇,讓他們受寵若驚。

周倉快步走進刺史府,不一會兒便出來,臉上帶著笑意:“關將軍請二位將軍入內。”

張遼和高順整理了一下衣袍,跟隨周倉走進刺史府。

他們穿過一道道精致的庭院,終於來到了一個寬敞的大廳。

大廳中央,關羽正端坐在一張雕花椅上上,身披紫色外袍,手持春秋,英氣逼人。

他目光如炬,望向張遼和高順,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張遼上前幾步,單膝跪地,拱手行禮,朗聲道:“末將張遼,字文遠,並州雁門馬邑人。”

“昔日曾效力於並州軍,然時局動蕩,末將走投無路之際,幸得周倉將軍指引,方能得見侯爺之尊顏。”

“侯爺之名威震天下,忠義之名傳遍四海,末將一直心生敬仰。”

“今日得見,實乃末將之幸。願投效侯爺麾下,共謀大業,效犬馬之勞!”

關羽聞言,目光如炬,細細打量了一番張遼。

心想此人果然是張遼,哈哈哈真是走了大運,獲得了這麼一位人才。

他微微一笑,扶起張遼道:“文遠將軍,你的名聲我也有所耳聞。你能在此時投奔於我,實乃我之大幸。今後,我們並肩作戰,共謀天下大事。”

張遼感受到關羽的誠意與器重,心中激動不已。

高順和張遼相比話要少很多,他在張遼之後,單膝跪地,沉聲道:“末將高順,並州人士。昔日在並州軍中,雖有小成,但始終未能實現心中抱負。”

“今得遇侯爺,願投效麾下,共圖大業。末將雖不才,但必竭儘所能,不負侯爺厚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