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袁紹以大義凜然的語氣寫道:“伯圭將軍,時勢造英雄,天下大亂,正是英雄崛起之時。冀州韓馥,才疏學淺,怯懦無能,實非守土安民之良才。觀將軍英明神武,勇猛善戰,宜統率重兵自右北平進軍,直擊冀州。韓馥聽聞將軍大軍將至,定然驚恐失措。屆時,我必出兵相援,共取冀州。事成之後,冀州你我平分,共享榮華富貴。”
寫完信後,袁紹命心腹將信秘密送往北平。
公孫瓚接到信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心中清楚,袁紹此舉雖是借刀殺人,但對他而言,也是一次擴張勢力的好機會。
公孫瓚對劉虞亦日漸不服!
兩人對待外族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馳!
等他占領一半冀州就有資本對抗劉虞。
於是,公孫瓚整頓兵馬,準備從右北平出兵冀州。
出動了四萬兵馬,還有三千白馬義從。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口號一出,大軍開始向南逼近。
消息傳到冀州,韓馥果然驚慌失措,他自知不是公孫瓚的對手,急忙派人向袁紹求援。
袁紹得知消息後,心中大喜,他立即命大軍集結,但是沒有急著出手,他要讓韓馥知道他的重要性,這也更利於他掌控整個冀州。
袁紹聽取謀士許攸的計策,派人暗中聯係冀州內部的豪強士族,許諾他們一旦攻下冀州,將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和官職。
與此同時,公孫瓚在安平屢次擊敗韓馥後,領兵進入冀州。
表麵上聲稱是要討伐董卓,實際上卻是打算進攻韓馥,拿下冀州。
七月,袁紹見時機成熟,立刻派高乾、荀諶、郭圖、張景明等說客前往鄴城。
韓馥新敗,頓時亂了陣腳。
荀諶他們麵色凝重地對韓馥說:“公孫瓚乘勝追擊,一路南下,各郡縣紛紛望風而降。”
“袁車騎來援,然而並未北上也已經領兵抵達延津,他的意圖實在難以預料。”
韓馥心中大急,連忙詢問應對之策,荀諶卻避而不答,反而反問韓馥道:“在寬仁容眾、被天下人依附方麵,在麵臨危難時果斷決策、智勇過人方麵,在世代施恩、造福天下方麵,您與袁紹相比如何?”
韓馥心中一沉,額頭冷汗涔涔,他喃喃自語,接連回答了三個“不如”。
“不如、不如、不如!”
荀諶見狀,微微搖頭,繼續說道:“公孫瓚率領的是燕、代兩地的精銳之師,其兵鋒之銳,勢不可擋。”
“而袁氏是當世的英傑,又怎能長久地屈居於將軍之下。”
“冀州乃是國家的重地,牽一發而動全身。倘若袁氏與公孫瓚聯合起來,與將軍在城下交鋒,那麼將軍的危亡便在須臾之間。”
“袁氏與將軍有舊交,且雙方曾結盟,如今之計,將軍不如將冀州讓給袁氏。”
“袁紹必然對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孫瓚就不可能再同您相爭了。”
“這樣將軍有讓賢的名聲,自身地位比泰山還要穩固。”
“希望大人您不要有疑慮。”
韓馥的長史耿武、彆駕閔純、治中李曆得知這個消息後,麵色沉重。
他們心情焦慮地勸阻韓馥:“冀州地域雖然狹小,但我們擁有上百萬能夠披甲上陣的勇士,糧食也足夠支撐十年以上。”
“袁紹不過是一個外來人,他的軍隊正處於窮困之境,完全依賴我們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