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離銀州化險為夷 徙斤澤禍從天降 (二)(1 / 2)

九州烽煙記 賦江山 4637 字 11個月前

很快,眾人就到了心之所向的地斤澤。

他們剛一進入這片綠洲,就被許多黨項牧民們團團圍住,有人手持馬叉,有人高舉馬鞭,手中武器雖然各式各樣,但神色卻都出奇一致,十分的不友善。

李繼遷見狀忙下了馬,朝眾人拱手道:“諸位,我是大首領李繼捧的堂弟李繼遷,為躲避宋人壓迫才不得已擅闖貴地,還望眾位看在我們同為黨項人的份上收留我們。”

為首牧民是個留著禿發的中年人,他的身材雖不算十分高大,卻非常壯實。他一手扛著柄沉重的大斧,一手叉在腰間,大聲用黨項話嚷道:“這裡是米擒氏的領地,不歡迎其他部落的人!如果你們再不離開,就讓你們嘗嘗米擒氏的厲害!”

萬劍鋒一拉李若雲的衣角,問道:“李兄,他說什麼?”

李若雲低聲把中年人的話翻譯了一遍,隨後問道:“萬賢弟,此事你心中可有計較?”

萬劍鋒一笑道:“簡單!你隻需和他們說,我們久仰米擒氏的大名,想和他們比劃比劃就成了。”

李若雲斜睨了一眼比他矮了近半頭的萬劍鋒,嘴角微微一撇,道:“這次你出的可是個餿主意!強龍尚且不壓地頭蛇,更何況我們遠路而來,他們卻以逸待勞,如若真打起來我們必定吃虧!”

萬劍鋒嘻嘻笑道:“李兄,你在黨項十年,還沒有我在黨項十天了解他們。伱如果想留下,就按我說的做,如果不想,就繼續像根柱子似的戳這兒吧!”

這時李繼遷和黨項中年越說越激,眼見就要各拉兵刃,李若雲這才快步上前用黨項話把萬劍鋒說的複述了一遍。黨項中年冷哼一聲,舉起大斧就要砍向李若雲,可隨即卻又把斧子放下了,高傲的道:“你們穿過沙漠體力還沒恢複,如果我乘人之危,倒顯得我米擒勒沒真本事!也罷,就讓你們在此地休養半月,到時候讓你們輸得心服口服!”

李若雲聞言心中一怔,暗道,“我在黨項十年,居然還真的沒有萬賢弟了解他們!看來日後我不但要精進武藝,察言觀色一道更該多多曆練。”

李繼遷心中也感慨道,“萬劍鋒能來此地,莫非當真天助我也!無論是離開銀州、逃過宋軍搜查,還是今日之事,哪一件如果沒有他,隻怕都難免血戰一場。”

眾黨項男子見米擒勒答應讓他們暫住此地,連忙取出帶來的帳篷,在沒人居住的草地上安營紮寨,又到附近的牧民家中買來幾隻牛羊,支起一口大鍋煮起肉來。

萬劍鋒挨著李若雲坐下,一邊喝著剛剛討來的烈酒,一邊和李若雲閒聊,“李兄,小弟有一事不明特來討教。這李繼遷和李繼捧又不姓拓跋?為何我一路上常聽人叫他們拓跋部大首領?”

還未待李若雲開口,張浦便如數家珍的講道:“萬賢弟有所不知。兩百多年前,黨項一族原本生活在現在的吐蕃境內,後不堪吐蕃與吐穀渾的侵擾,這才不得不舉族北遷,依附大唐。唐朝對他們十分友善,不但收容了他們,還將夏州一代的五州之地封給他們。百年後唐朝逐漸衰敗,黃巢起義更是攻占了唐京長安,皇帝不得已倉惶出逃。這時拓跋部的先祖拓跋思恭為報昔年之恩,帶領黨項族協同唐軍奪回長安,迎請天子還朝。皇帝因此十分感激拓跋部,就封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國姓李。所以李首領雖然姓李,但祖先卻姓拓跋,故此常有人稱其為拓跋部大首領。”

萬劍鋒一笑道:“哈哈,張兄果真了得!短短幾句話就講明了拓跋部的曆史,不做個講史先生,簡直屈才了!”

李若雲嘴角微微上翹,“張兄現為拓跋部的智囊,若去做了講史先生,那才叫屈才。”

“對啊!”萬劍鋒似乎豁然開朗,笑道:“一路上儘是我瞎出主意,都忘了誰才是真正的智囊,罪過,罪過!”

三人聊得正歡,卻被鍋裡傳出的陣陣肉香打斷,萬劍鋒走到鍋邊,見鍋裡的肉已經熟了,忙喊來幾個黨項輕年把大鍋抬了下來。隨後他用剛學來的黨項話,高聲呼喊大家出來吃肉。很快李繼遷和眾黨項人都出了帳篷,圍坐在篝火邊,大口吃著剛煮好的牛羊肉。

萬劍鋒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塊肉,咬了一口覺得味道太淡,忙從懷裡取出兩個瓶子,一瓶鹽巴和一瓶花椒粉。他打開瓶子,把它們均勻的灑在一塊羊肉上,正想再嘗嘗鹹淡,不料麵前的瓶子卻已被身邊的黨項輕年們搶走了。

“哈哈!”萬劍鋒看著他們為了鹽巴和花椒,爭得不可開交,不禁大笑起來。這時李若雲一捅萬劍鋒,笑道:“萬賢弟,你一個要飯的,隨身還帶著調料,裝什麼吃客!”接著又嘀咕一句,“也不說先給我點兒,太不夠意思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