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攻燕雲氣吞萬裡 敗幽州倉惶北顧 (三)(2 / 2)

九州烽煙記 賦江山 4856 字 12個月前

不知不覺間,天光漸漸放亮,新的一天到了。

趙光義連日勞累,這一覺睡得很沉,直到日上三竿才悠悠轉醒。他揉揉太陽穴,撐著身子坐了起來,他本想披上戰甲到城外觀戰,卻見殿前都虞侯崔翰急急忙忙的走入帳中。

崔翰見趙光義衣冠不整,正欲轉身退出大帳,卻被趙光義叫住。崔翰隻得又回過身,對趙光義道:“官家,耶律沙帶著一兩萬遼軍,突然從西南方衝向幽州,不知是否分派圍城的軍隊前去迎戰?”

趙光義本能的點點頭,可隨即他又想起昨晚宋營悲歌的一幕,微微歎息道:“崔翰,朕身邊的貼身禁軍有多少人?”

崔翰道:“禁軍有五萬餘人。”

趙光義站起身,披上盔甲,從容的道:“耶律沙不過是我軍手下敗將而已,讓攻城將士專心攻城,朕親自帶兵迎敵便是!”

崔翰忙道:“不可!官家乃九五之尊,怎可親自迎敵?”

趙光義微怒道:“太祖皇帝在世時,常常親自帶兵迎敵,為何朕就不行?莫非你小看朕的武藝不成!”

崔翰為難道:“官家,如果您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如何是好……”

趙光義不耐煩的道:“朕意已決,你不要再說了!你隻需點齊兵馬,再把雲通判給朕找來,朕這就去會會耶律沙!”崔翰見聖上心意已定,無奈的歎了口氣,隻得按照他的吩咐去辦。

很快,崔翰就點齊了五萬禁軍,又把雲子霄從幽州城下叫了回來,一隊人馬在趙光義的指揮下,火速向西南方的高粱河而去。

烈日下的高粱河,與往日一樣水勢不寬,清澈見底。趙光義帶領五萬禁軍來到高粱河邊,在狹窄清淺的高粱河對岸,便可遠遠望見耶律沙的隊伍正朝這邊急速而來,在數萬遼軍身後,隱約可以看見一座不高的山丘。

趙光義拔出腰間長劍,高高舉起,向前一揮,代替軍令。隨後一提韁繩,策馬向高粱河對岸的遼軍猛衝過去。鐵蹄踏入水中,激起萬千水花,同時激起的還有數萬禁軍的鬥誌。

眾人見狀齊聲高呼,緊跟在趙光義身後,衝過高粱河,直撲向迎麵而來的遼軍。而耶律沙此刻也似換了個人,不再像石嶺關時那樣不堪一擊,似乎徹底爆發了埋藏在心底深處的野性,與對戰爭的渴望,他率領兩萬人馬毫不畏懼的衝向宋軍。

霎時間刀光劍影齊現,亂箭飛矢齊發,人喊馬嘶齊鳴,兩軍在高粱河畔展開了激戰。耶律沙不愧為宇文延懿的師兄,雖曾敗於李重進手下,但此刻手中長刀舞開,好似下山的猛虎,鬨海的蛟龍,眨眼間無數宋軍都做了他刀下亡魂。

趙光義、雲子霄、崔翰也都不甘落敗,每人手持一口寶劍,殺向遼軍。隻見寒芒乍起,劍光縱橫,血光崩現,數不清的遼軍未及發出臨死前的哀嚎,就被三人手起劍落,洞穿了咽喉。

刹那,鮮血染紅了河灘,殺氣震撼著蒼穹,大地在數萬勇士的腳下微微震顫,既像是在為雙方死難者悲慟,又像是被這場戰爭嚇得發抖。雙方從河灘殺到對岸,從上午殺到黃昏,直殺得日光暗淡,天地動蕩,遼軍終於抵擋不住,在耶律沙的帶領下,向身後荒山的方向倉惶而逃。

宋軍士氣高昂,齊聲歡呼,趙光義也放聲大笑,自攻打燕雲十六州以來,雙方還從未展開過大規模的野戰,此刻見遼軍四散奔逃,人人心中都暢快無比,一掃昨夜眾人心頭的陰鬱。

趙光義再次舉起長劍,向前一揮,命令道:“遼國鼠輩不過如此,給朕追!”他說完一提韁繩,朝遼軍身後追去,將士們見皇帝身先士卒,勇猛無比,自然毫不遲疑的隨著掩殺過去。

遼兵見宋軍窮追不舍,都驚叫著扔下刀槍、旌旗,抱著腦袋向前狂奔。就連騎在馬上的耶律沙,也是一邊策馬,一邊回頭,好像生怕被宋軍追上,死無全屍。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